- 使用场景
- 倒廪倾囷常用于描述灾难来临时人们的逃亡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困境中的慌乱和无计可施的状态。
- 例句
- 1. 在地震中,人们纷纷倒廪倾囷,惊恐地逃离家园。2. 面对疫情,人们不敢大意,纷纷采取措施,以防止倒廪倾囷的情况发生。
- 基本含义
- 形容灾祸临头时,人们逃亡得非常匆忙。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逃亡和灾难有关的成语,例如逃之夭夭、临阵脱逃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地震来临时,人们纷纷倒廪倾囷,惊恐地逃离家园。2. 初中生:面对疫情,人们不敢大意,纷纷采取措施,以防止倒廪倾囷的情况发生。3. 高中生:政府在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时,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人民出现倒廪倾囷的情况。
- 故事起源
- 倒廪倾囷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86年,齐国国君僖公即位不久,遭到了周边诸侯的攻击。面对敌军的威胁,齐国百姓纷纷逃亡,甚至连粮食仓库和粪池都被倒空。这个场景被用来形容人们在灾难面前的惊慌失措和逃亡的情景,逐渐演变成了成语倒廪倾囷。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倒廪倾囷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灾难面前逃亡时,粮仓和粪池倒空的情景,这样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倒廪倾囷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倒和廪、倾和囷分别为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修饰名词,构成了一个比喻的结构。
- 词语解释
- dǎo lǐn qīng qūn ㄉㄠˇ ㄌㄧㄣˇ ㄑㄧㄥ ㄑㄩㄣ
倒廪倾囷(倒廩傾囷)
倾倒出粮仓中全部储藏。比喻罄其所有、尽其所知。 唐 韩愈 《答窦秀才书》:“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廩倾囷,罗列而进也。”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