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豆花的词语解释
豆花的意思
拼音:dòu huā    注音:ㄉㄡˋ ㄏㄨㄚ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些事物的质地细腻、柔软,或者形容人的性格温和、柔和。
例句
1. 她的声音如豆花般温柔细腻。2. 这幅画的色彩如豆花般细腻,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3. 他的性格如豆花般温和柔软,深受大家的喜爱。
基本含义
豆腐花。比喻事物的质地细腻柔嫩。
基本解释

(1).指豆类植物开的花。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大豆》:“豆花憎见日,见日则黄烂而根焦也。” 唐 许浑 《题韦隐居西斋》诗:“山风藤子落,溪雨豆花肥。”《豆棚闲话·渔阳道刘健儿试马》:“只有扁豆一种,交到秋时,西风发起,那豆花越觉开得热闹。”
(2).方言。即豆腐脑。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四:“雪嫩的豆花--这和豆腐一样的制作,是比豆腐还要简单,还要好吃。” 岚云 《逐渐消失的行业》:“虽可吃到甜咸加料的豆花,却不如挑担而来的姜汤豆花味美。”参见“ 豆腐脑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一些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豆腐心”、“豆腐块”等,进一步丰富对柔软、细腻等含义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皮肤像豆花一样娇嫩。2. 初中生:她的声音如豆花般温柔细腻。3. 高中生:这幅画的色彩如豆花般细腻,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4. 大学生:他的性格如豆花般温和柔软,深受大家的喜爱。5. 成年人:她的手感觉起来像豆花一样柔软细腻。
故事起源
成语“豆花”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的《杨氏家训》中。杨慎是明代末年的一位著名教育家,他在《杨氏家训》中写道:“人与人交往,当如豆花之温。”这句话形象地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温和、和谐,不应该粗暴、冷漠。后来,这个比喻被人们广泛使用,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豆花”与豆腐脑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豆腐脑的质地细腻柔嫩,从而记住“豆花”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主语 + 如 + 豆花 + 之 + 形容词
详细解释
豆花是指制作豆腐时,将豆浆加热凝固而成的豆腐脑。成语“豆花”借用了豆腐脑的形象,比喻事物的质地细腻柔嫩,具有柔软、细腻、娇嫩等特点。
(0)
诗文中出现“豆花”的诗词

蟋蟀

山郭江村雨后凉,西风吹冷豆花香。

疏篱草径行人少,蟋蟀吟时正夕阳。

(0)

安宁道中即事

夜来春雨润垂杨,春水新生不满塘。

日暮平原风过处,菜花香杂豆花香。

(0)

江南二首·其二

村边紫豆花垂次,岸上红梨叶战初。

莫怪烟中重回首,酒家青纻一行书。

(0)

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

稻田凫雁满晴沙,钓渚归来一径斜。

门带果林招邑吏,井分蔬圃属邻家。

皋原寂历垂禾穗,桑竹参差映豆花

自笑谩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

(0)

遣怀

开遍低棚扁豆花,随人去住总天涯。

秋风已老犹题扇,布被新凉顿忆家。

病后壶觞成故友,梦中草木长春芽。

临窗破闷披书帙,不为生徒坐绛纱。

(0)

马上偶成

城南城北紫游缰,尽日闲行看似忙。

刺水离离葛叶短,连村漠漠豆花香。

夕阳有信催残角,春草无情上缭墙。

我亦人间倦游者,长吟聊复怆兴亡。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陆游 屈大均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