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称诸侯。《书·说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 孔颖达 疏:“君公,谓诸侯也。”《墨子·尚同中》:“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
- 基本含义
- 指君主和官员,也泛指尊贵的人。
- 详细解释
- 君公是由“君”和“公”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君”指的是君主,即国家的统治者,也可指尊贵的人;“公”指的是官员,即掌管政务的人。君公一词最初用来表示君主和官员,后来也泛指尊贵的人。
- 使用场景
- 君公一词常用于形容有权势、地位高的人,也可以用来恭敬地称呼对方。在正式场合或者对长辈、上级等尊贵的人进行称呼时,可以使用君公一词。
- 故事起源
- 君公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中,君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而官员则是负责管理政务的人。君公一词最初用来表示君主和官员的身份,后来逐渐演变为泛指尊贵的人。
- 词语结构
- 君公是由两个单独的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他是这个公司的君公,决策权都掌握在他手里。2. 在古代,君公的地位高于一切,百姓都要恭敬地称呼他们。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君公”这个成语与君主和官员的身份联系起来,想象君主和官员在国家中具有高位和权力的形象,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君公相关的成语,如“君子”、“公正”等。同时,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社会等级制度,以及君主和官员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班级的君公,大家都很尊敬他。2. 初中生:在古代,君公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3. 高中生:在封建社会中,君公的地位高于一切。4. 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向君公看齐,努力学习成长。希望以上关于“君公”词语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