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十二诸侯的词语解释
十二诸侯的意思
拼音:shí èr zhū hóu    注音:ㄕㄧˊ ㄦˋ ㄓㄨ ㄏㄡˊ
基本解释

(1).指 春秋 时 鲁 、 齐 、 晋 、 秦 、 楚 、 宋 、 卫 、 陈 、 蔡 、 曹 、 郑 、 燕 十二诸侯国。《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记 共和 元年(公元前841年)到 周敬王 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间 周 、 吴 与十二国的纪年及大事。因 周 为天子, 吴 到 春秋 后期才兴起,故 周 吴 不在十二诸侯之列。
(2).指 战国 时 梁 、 楚 、 齐 、 赵 、 韩 、 鲁 、 卫 、 曹 、 宋 、 郑 、 陈 、 许 十二国的君主。《战国策·秦策五》:“ 梁 君伐 楚 ,胜 齐 ,制 赵 、 韩 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於 孟津 。” 高诱 注:“ 梁 君, 梁惠王 也,伐 楚 、 齐 ,胜之,制御 赵 、 韩 之兵,驱使十二诸侯 鲁 、 卫 、 曹 、 宋 、 郑 、 陈 、 许 之君朝天子於 孟津 。”
(3).泛指各诸侯国。《史记·天官书》“匡卫十二星” 唐 张守节 正义:“ 太微宫垣 十星,在 翼 、 軫 地,天子之宫庭, 五帝 之坐,十二诸侯之府也。”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十二诸侯》:“《史天官书》 太微 宫垣 有匡衡(卫)十二星,註,《正义》云‘十二诸侯之府也’,乃知天有十二次,日月之所躔也;地有十二州,王侯之所国也。举十二州以该天下之诸侯,非谓十二国也。”

基本含义
指春秋时期的十二个封国的诸侯。也用来形容众多的权贵人物。
详细解释
十二诸侯是指春秋时期,周朝国家分裂成多个封国,其中有十二个国家的君主被封为诸侯。后来,这个词语也用来形容社会上权贵人物众多的情况。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权贵人物众多,权力分散的情况,也可用于讽刺社会上的权贵集团。
故事起源
十二诸侯的故事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的历史。当时,周朝国家内部分裂成多个封国,其中有十二个国家的君主被封为诸侯。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国家分裂、权力分散的历史背景。
词语结构
四个汉字组成的固定成语。
例句
1. 这个行业的权贵如同十二诸侯,争夺利益不停。2. 这个政党内部权力分散,像是十二诸侯一样。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想象十二个封国的诸侯争夺权力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了解十二个封国的背景和各国的情况,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秋时期有十二个诸侯国。2. 初中生:权贵如同十二诸侯,掌握着很多资源。3. 高中生:历史上的十二诸侯反映了当时国家分裂的情况。4. 大学生:这个行业的权贵们就像是十二诸侯,争夺着利益和资源。
(0)
诗文中出现“十二诸侯”的诗词

魏济南顺甫寄过李于鳞之作

翩翩露冕拥朱轩,十二诸侯济上尊。

才大梗阳无讼狱,政馀元礼有登门。

齐风共许中原色,楚些能忘大泽魂。

枫叶寒云空自晚,欲将憔悴傍谁论。

(0)

齐侠行

简书八道发明光,诏徙群豪赴朔方。

神武临轩耽虎视,将军秉钺郁鹰扬。

山东十二诸侯国,海滨五百义士乡。

厌乱齐臣思定伯,殷忧汉使出勤王。

敌骄拟纵田单火,客愤能飞驺衍霜。

彀骑人人白羽箭,民兵处处绿沈枪。

九河寒色旌旗动,岱岳秋阴鼓角长。

各倚少年轻燕颔,曾经遣戍守渔阳。

一匡九合岂受赐,排难解纷不可当。

往岁潢池先陷阵,三时大战银冶场。

功名未致有庄贾,肝胆欲倾无孟尝。

天子只今顾西北,男儿侠骨埋边疆。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