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偷香的词语解释
偷香的意思
拼音:tōu xiāng    注音:ㄊㄡ ㄒㄧㄤ
基本解释

晋 贾充 女 午 悦 韩寿 ,其婢为致意, 韩 乃踰墙与之私通。 午 偷 武帝 赐 充 异香赠 韩 。此香著体,数月不散,终被 充 发觉,遂以 午 嫁 韩 。见《世说新语·惑溺》、《晋书·贾充传》。后以“偷香”谓女子爱悦男子,或谓与妇女私通。 唐 李端 《妾薄命》诗:“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乐府一》:“ 开封 富民 杨氏 子,馆客颇豪俊。有女未笄,私窃慕之,遂有偷香之説,密约登第结姻。” 明 杨珽 《龙膏记·祸媒》:“难道有约在桑间,偷香寄宫宛。” 鲁迅 《集外集拾遗·辩“文人无行”》:“轻薄、浮躁、酗酒、嫖妓而至于闹事,偷香而至于害人,这是古来之所谓‘文人无行’。”

基本含义
指偷偷地欣赏花香,也用来比喻偷窥他人的隐私或私自享受他人的美好事物。
详细解释
成语“偷香”最初是用来描述偷偷地欣赏花香的行为。后来,这个成语也被引申为偷窥他人隐私或私自享受他人的美好事物。它强调了一种不正当的行为,暗示了侵犯他人权益或违背道德准则的行为。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使用“偷香”来形容偷窥他人的隐私或私自享受他人的美好事物的行为。例如,当某人窥探他人的隐私时,我们可以说他在“偷香”。此外,在描述一些违背道德准则的行为时,也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关于“偷香”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据说,在古代,有一位贵族妇女非常喜欢花香,但她的丈夫却不喜欢花。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她偷偷地在家里种了一些花草,并在夜晚偷偷地欣赏花香。这个故事成为了“偷香”的象征,后来也用来比喻偷窥他人的隐私或私自享受他人的美好事物。
词语结构
成语“偷香”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字组成。第一个字“偷”表示偷偷地行动,第二个字“香”表示花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比喻性的成语,表示偷窥他人的隐私或私自享受他人的美好事物。
例句
1. 他喜欢偷香,经常偷偷地看别人的日记。2. 她总是偷香别人的成果,从来不肯自己努力。3. 警惕那些偷香他人隐私的人,他们可能会对你造成伤害。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偷香”的技巧可以是将其与偷偷欣赏花香的行为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夜晚偷偷地欣赏花香,这样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偷香”相关的成语,如“偷鸡摸狗”、“偷梁换柱”等,可以帮助你扩大词汇量,并更好地理解这些成语的用法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个男生经常偷香我的橡皮擦。2. 初中生:我发现我的朋友偷香了我的手机里的短信。3. 高中生:她被抓到偷香老师的备课笔记,被批评了一顿。
(0)
诗文中出现“偷香”的诗词

望江南/忆江南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0)

黄蝶

误入蜂房不待媒,巧传颜色换凡胎。

绕篱野菜留连住,何处金钱变化来。

傅粉已知前事错,偷香未信此心灰。

上林莺过频回首,一色毛衣莫用猜。

(0)

雨中花.风情

料峭东风吹细雨。作使得、春愁无主。昨日清明。

今朝百五,渐渐春光去。巨胜花前曾记遇。

难忘却、碧桃千树。

拥髻灯前,偷香被底,一一销魂语。

(0)

多丽.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醾。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0)

牡丹

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栏欲绽时。

天上更无花胜此,人间偏得贵相宜。

偷香黑蚁斜穿叶,觑蕊黄蜂倒挂枝。

除却解禅心不动,算应狂杀五陵儿。

(0)

牡丹

玉栏四面护花王,一段风流似洛阳。

深院不须驱野鹿,只愁蜂蝶暗偷香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