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斫畬的词语解释
斫畬的意思
拼音:zhuó shē    注音:ㄓㄨㄛˊ ㄕㄜ
基本解释

1.开荒火耕。

基本含义
指砍伐山林,毁坏自然资源。
详细解释
斫畬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斫”指的是砍伐,毁坏,而“畬”则指的是山林,自然资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滥砍滥伐,破坏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行为。
使用场景
斫畬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顾环境保护,滥砍滥伐的行为,比如破坏森林、破坏生态系统等。它可以用来警示人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中记载了斫畬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叫韩宣子的大臣,他在位的时候,砍伐山林,毁坏自然资源,导致土地贫瘠,百姓生活困苦。后来,韩宣子被人们批评为“斫畬”,以警示人们要保护自然资源。
词语结构
斫畬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斫”是动词,表示砍伐,毁坏;而“畬”是名词,表示山林,自然资源。
例句
1. 这家工厂为了扩大产能,不顾环境保护,斫畬了大片的森林。2. 这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主要是因为斫畬导致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斫畬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拿着斧头在山林中乱砍乱伐,破坏了环境和自然资源。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了解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如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不要斫畬山林。2. 初中生:政府应该加强对违法斫畬行为的打击。3. 高中生:斫畬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我们应该重视环境保护。4. 大学生:斫畬是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我们应该提倡可持续发展。
(0)
诗文中出现“斫畬”的诗词

劳畬耕

峡农生甚艰,斫畬大山巅。

赤埴无土膏,三刀财一田。

颇具穴居智,占雨先燎原。

雨来亟下种,不尔生不蕃。

麦穗黄剪剪,豆苗绿芊芊。

饼饵了长夏,更迟秋粟繁。

税亩不什一,遗秉得餍餐。

何曾识粳稻,扪腹尝果然。

我知吴农事,请为峡农言。

吴田黑壤腴,吴米玉粒鲜。

长腰瓠犀瘦,齐头珠颗圆。

红莲胜彫胡,香子馥秋兰。

或收虞舜馀,或自占城传。

早籼与晚䆉,滥吹甑甗间。

不辞春养禾,但畏秋输官。

奸吏大雀鼠,盗胥众螟蝝。

掠剩增釜区,取盈折缗钱。

两钟致一斛,未免催租瘢。

重以私债迫,逃屋无炊烟。

晶晶云子饭,生世不下咽。

食者定游手,种者长流涎。

不如峡农饱,豆麦终残年。

(0)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其三

道北冯都使,高斋见一川。

子能渠细石,吾亦沼清泉。

枕带还相似,柴荆即有焉。

斫畬应费日,解缆不知年。

(0)

次和焦治中云洞纪游十四韵

是身虚空中,如云本无有。

游行又其寄,纵乐安得久。

嵌岩大磈质,镵削奇鬼手。

栋宇起何年,名称出谁口。

忆昔扳藤蔓,淩空讶鸡狗。

疏疏石生窾,剡剡室悬斗。

乘峻开栈梯,缘明挂窗牖。

岂无题壁堂,多逢斫畬叟。

贤侯韦平家,雅韵王谢友。

骊珠百四十,模写已八九。

坐我南楼床,浇我北海酒。

人生主客意,如此岂云偶。

风花命浮沉,木雁天可否。

悠然付一嘘,山灵倘回首。

(0)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

白盐危峤北,赤甲古城东。
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
烟霜凄野日,粳稻熟天风。
人事伤蓬转,吾将守桂丛。
东屯复瀼西,一种住青溪。
来往皆茅屋,淹留为稻畦。
市喧宜近利,林僻此无蹊。
若访衰翁语,须令剩客迷。
道北冯都使,高斋见一川。
子能渠细石,吾亦沼清泉。
枕带还相似,柴荆即有焉。
斫畬应费日,解缆不知年。
牢落西江外,参差北户间。
久游巴子国,卧病楚人山。
幽独移佳境,清深隔远关。
寒空见鸳鹭,回首忆朝班。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