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塾师或幕宾。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一折:“ 萧公让 有二子,命小生作馆宾。”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宣城烈妇》:“一夜, 阮氏 馆宾 刘 姓者,梦烈妇来言。”
- 基本含义
- 比喻才学高超、见识广博的宾客。
- 详细解释
- 馆,指宴会的场所;宾,指客人。馆宾原指参加宴会的贵宾,后来引申为指才学高超、见识广博的宾客。形容人才学渊博,见识广博。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才学渊博、见识广博的人,也可用于赞美有学问的客人。
- 故事起源
- 古代宴会上,主人会邀请一些才学高超、见识广博的贵宾参加,这些贵宾被称为“馆宾”。后来,这个词被引申为形容具有才学高超、见识广博的人。
- 词语结构
- 名词+名词
- 例句
- 1. 他是一位真正的馆宾,无论是文学、历史还是科学,他都非常精通。2. 那位教授的见识真是令人佩服,他真是一位真正的馆宾。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馆宾”联想成参加宴会的贵宾,他们通常具有才学高超、见识广博的特点。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才学高超、见识广博相关的成语,如“才高八斗”、“博学多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读过很多书,他是一位真正的馆宾。2. 初中生:那位老师的知识真是太广博了,他简直就是一位馆宾。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位馆宾,不仅在学业上有所成就,还能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