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惊骨的词语解释
惊骨的意思
拼音:jīng gǔ    注音:ㄐㄧㄥ ㄍㄨˇ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令人极度惊讶、震惊的事情或声音,强调其强烈的冲击力和恐怖感。
例句
1. 这场爆炸声惊骨,把周围的人都吓坏了。2. 他的演讲内容惊骨动魄,让所有听众都深受震撼。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或声音极其惊人、恐怖,令人震惊到骨子里。
基本解释

谓内心极其震动。 唐 孟浩然 《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诗:“落羽更纷飞,谁能不惊骨。” 宋 陈与义 《别大光》诗:“乾坤日多虞,游子屡惊骨。”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惊骨”相关的成语,如“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等,可以进一步丰富你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那只大蜘蛛,我感到惊骨。2. 初中生:听到那个鬼故事,我感到惊骨。3. 高中生:看到那场车祸现场,我感到惊骨。4. 大学生:听到那个恐怖的音乐,我感到惊骨。5. 成年人:看到那个恐怖电影,我感到惊骨。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位名叫杨修的人。杨修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以描写战争和英雄事迹为主。有一次,杨修写了一篇描写战争的文章,其中形容了战场上的惨状和战争的残酷性。他用了“惊骨”这个词来形容战争的恐怖和令人震惊的场面。这个词很快流传开来,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将“惊骨”联想为某种恐怖电影中的场景,例如,一个惊悚片中的恐怖画面会让你感到“惊骨”。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指某种事物或声音令人感到非常惊讶、恐惧或震惊,使人不寒而栗,深入到骨髓之中。
(0)
诗文中出现“惊骨”的诗词

寄张守仲思十首·其五

衰年淡食当膏腴,不为闻韶味有馀。

定自迎门惊骨立,可须蓬语及河鱼。

(0)

立春雪冻有怀道先贤良展诵腊除见寄长篇辄反其韵为诗奉寄

先春一雪何易消,南山骤见青岧峣。

馀寒忽作雨冰怪,似有阴沴相呼招。

第堂晨兴乍出户,畏冷须鬓不敢撩。

还归书边拥炉坐,想像悠远情慅忉。

念君幽怀绕嵩少,如镜对物皎莫逃。

乘高北望三十六,只见衰朽连平皋。

心随归雁身欲去,又写佳句传鸣嗷。

缣图遥遥郡阁迥,高咏尽日行周遭。

无人属和卷自满,蚊蚋讵可冠灵鳌。

自来耕野寄病叟,珠玉偶许麻囊韬。

空山寂历时一讽,爽爽不觉惊骨毛。

当年只是说苏李,后此岂复论刘曹。

嗟乎步武已误高,蹄涔不录沧海涛。

东风浩荡官酎饶,不善酩酊亏二豪。

(0)

庚寅广州七夕

岭树遮楼暗碧霄,柳州今夕倍无憀。

金瓯已缺云边月,银汉犹通海上潮。

领略新凉惊骨透,流传故事总魂销。

人间自误佳期了,更有佳期莫怨遥。

(0)

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

疾风吹征帆,倏尔向空没。

千里在俄顷,三江坐超忽。

向来共欢娱,日夕成楚越。

落羽更分飞,谁能不惊骨

(0)

别大光

堂堂一年长,渺渺三秋阔。

恍然衡山前,相遇各白发。

岁穷窗欲霰,人老情难竭。

君有杯中物,我有肝肺热。

饮尽不能起,交深忘事拙。

乾坤日多虞,游子屡惊骨

衡阳非不遥,雁意犹超忽。

一生能几回,百计易相夺。

滔滔江受风,耿耿客孤发。

他夕怀君子,岩间望明月。

(0)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其七

平生南北逐蓬飘,待得名成鬓已彫。

寒浦一从抛钓艇,旧林无处认风飙。

程途虽喜关河尽,时节犹惊骨肉遥。

愁策羸蹄更归去,乱山流水满翻潮。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