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试吏的词语解释
试吏的意思
拼音:shì lì    注音:ㄕㄧˋ ㄌㄧˋ
基本解释

出任官吏。《汉书·高帝纪上》:“及壮,试吏,为 泗上 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试用补吏。” 宋 刘敞 《得隐直书并闻将之洛阳》诗:“上书报闻罢,试吏何繾綣。” 徐一士 《一士类稿·谈吴士鉴》:“ 艺甫 则试吏 汴 中,湛冥廿载。”

基本含义
指任命官员前进行试探、考察其才能和品德。
详细解释
试吏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中的一部分。在任命官员之前,通常会进行试探和考察,以确定其才能和品德是否合格。试吏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官员的能力和品德符合职位的要求,从而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和廉洁度。
使用场景
试吏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选拔人才的过程,也可以用来指责某些官员没有经过严格的选拔就上任,导致政府运行不顺畅或者出现腐败现象。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在古代,官员的选拔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对国家的治理和民生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确保官员的能力和品德,选拔官员之前会进行试探和考察,以确定其是否适合担任特定职位。这种选拔制度被称为试吏。
词语结构
试吏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试”表示试探、考察,“吏”表示官员。两个字结合起来,表示选拔官员之前进行试探和考察。
例句
1. 在古代,任命官员之前,常常要进行试吏,以确保其能力和品德符合要求。2. 这个企业在招聘高管时非常重视试吏环节,以确保选出合适的人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试吏”与官员选拔制度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下,官员在被任命之前需要经过试探和考察,以确定其是否合格。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以及现代社会中人才选拔的方法和原则。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官员和政府有关的成语,扩大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选班干部的时候会试吏,看看我们谁最适合担任职务。2. 初中生:政府选拔官员时应该严格进行试吏,以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工作。3. 高中生:党组织在选拔干部时应该注重试吏,以避免出现不合格的官员。4. 大学生:试吏是一种有效的选拔制度,可以帮助政府选拔优秀的官员。5. 成年人:在职场中,公司应该进行试吏,以确保招聘的人才能够胜任工作。
(0)
诗文中出现“试吏”的诗词

送王元龙赴泗州

子猷风味最诸王,试吏聊怀筦库章。

鹄峙碧桐初振羽,珠遗沧海渐腾光。

淮山暮眺千峰擢,洛水秋输万鹢翔。

顾我行为大梁役,一卮薄酒话愁肠。

(0)

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

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芳。

腰垂新绶色,衣满旧芸香。

乔树别时绿,客程关外长。

祗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

(0)

送长蘅偕计北上二首·其一

平生少年时,嬉游爱冬至。

痴儿三五群,狂纵无复忌。

尔来渐老大,遂觉情怀异。

不惜事业赊,不惜居诸费。

但每当良辰,畏债乃不啻。

虽颇亦聊浪,发兴俱成伪。

之子远行役,离愁纷已炽。

复当一阳初,相送发长喟。

娓娓所欲言,文序略已备。

兹者为此诗,姑以舒愁思。

每羡女妙年,今亦三十二。

蹇予惭潦倒,视子又加四。

中年易伤离,此不异人意。

况仆本恨人,对此更劬勚。

进取何所难,子行当试吏

自顾非伦匹,别离从此始。

之子性耽奇,兼复爱气类。

京师才贤薮,旧游亦交臂。

知尔不寂寞,徒伤予憔悴。

子每从予言,畏途宜远避。

卜筑城市间,扰扰终为累。

匪族难可俱,矧乃骨不媚。

愧予不能从,交游颇杂厕。

面目良可憎,相对都无致。

高言不敢出,鄙辞强拟议。

姑云免世患,志意无乃陂。

辟如荆棘丛,转辗因成刺。

以此为子忧,其次莫如醉。

当筵辄沉酣,念子能无愧。

买山以终隐,此语吾能记。

感子珍重意,临歧聊相质。

天寒远山静,日暮长江驶。

泛泛水上影,遥遥征人辔。

祖席已伤违,荒城愁复洎。

时有南来人,德音须勤寄。

(0)

送谢强学主建德簿

少年初试吏,濯印富春亭。

水可清人骨,山曾隐客星。

俸廉专母养,政简静公庭。

守是贤侯子,应看荐墨青。

(0)

予初仕为宁德县主簿而朱孝闻景参作尉情好甚笃后十馀年景参下世今又几四十年忽梦见之若平生觉而感叹不已

白鹤峰前试吏时,尉曹诗酒乐新知。

伤心忽入西窗梦,同在峬村折荔枝。

(0)

送谢尉

试吏才未申,食贫同古人。

何以赠行色,一酌湖上春。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