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礼记·中庸》:“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故时措之宜也。” 郑玄 注:“时措,言得其时而用也。” 孔颖达 疏:“措犹用也。言至诚者成万物之性,合天地之道,故得时而用之,则无往而不宜”。后以“时措”谓因时制宜。《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八年》:“大抵治狱以宽厚为本,而刑新国则宜用轻典,若执而不变,非时措之道也。”
- 基本含义
- 及时处理事情,不拖延。
- 详细解释
- 时措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时”和“措”。其中,“时”表示时间,指的是恰当的时机;“措”表示处理、安排的方式。合在一起,“时措”表示在合适的时间内采取适当的措施或行动来处理事情,不拖延。
- 使用场景
- 时措常常用于提醒人们要善于把握时机,及时行动,不要拖延。可以用于各种工作、学习、生活等场景,例如在工作中及时处理问题、在学习中及时复习、在生活中及时解决困扰等。
- 故事起源
- 关于“时措”的故事并不太多,它主要是根据成语的字面意义和使用场景来理解和运用的。
- 词语结构
- 时措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时”是形声字,由“日”和“寸”组成,表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措”是形声字,由“扌”和“昔”组成,表示行动或处理。整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容易理解。
- 例句
- 1. 他做事一向时措得当,从不拖延。2. 这个问题很紧急,我们必须马上时措。3. 在考试前夕,她总是能够恰到好处地时措,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 记忆技巧
- 1. 关键词法:将“时措”拆解成“时”和“措”,并与其含义联系起来,形成关键词“适时行动”或“及时处理”。
- 2. 动画记忆法
- 可以将“时措”想象成一个小人在合适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事情。通过动画的形式,形象生动地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 1. 探究更多含有“时”和“措”的成语,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例如“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计划不如变化快”等。2. 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或新闻,寻找其中有关“时措”的应用和例子,加深理解和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时措完成作业,不拖到最后一分钟。2. 初中生:老师说考试题目会变化,我们要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措。3. 高中生:大学申请的时间紧迫,我必须时措,准备好各种材料和考试。4. 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大,要时措,积极寻找实习和工作机会。5. 成年人:工作中遇到问题要及时沟通和解决,不能拖延时措。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掌握“时措”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