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美文学、艺术、音乐、人品、才华等方面的美好。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的才华横溢、文采飞扬,也可以用于赞美一部作品的优美、精彩。
- 例句
- 1. 他的诗歌如同咏絮一般,柔美动人。2. 这部电影真是咏絮般的作品,令人陶醉其中。
- 基本含义
- 比喻赞美人的美好品质、才华或事物的美好。
- 基本解释
东晋 谢道韫 曾以“柳絮因风起”的诗句比拟雪花飞舞,其叔父 谢安 大为赞赏。见《晋书·列女传·谢道韫》。后以“咏絮”为称扬女子能诗善文之典。 清 钱谦益 《许夫人啸雪庵诗序》:“以 薛瑶 噉香之质,挟 谢韞 咏絮之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 谢道韞 )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后因以为女子有诗才之典。 南唐 张泌 《碧户》诗:“咏絮知难敌,伤春不易裁。” 清 秋瑾 《谢道韫》诗:“咏絮辞何敏,清才扫俗氛。可怜 谢道韞 ,不嫁 鲍参军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咏月”、“咏史”等,来拓展对赞美的方式和对象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的蛋糕真是咏絮般的甜美,我每天都想吃。2. 初中生:这首诗的文字咏絮般的细腻,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3. 高中生:这部小说的描写咏絮般的美好,让我仿佛置身其中。4. 大学生:他的演讲真是咏絮般的优美,让我对他的才华刮目相看。
- 故事起源
- 《诗经·小雅·斯干》中有一首诗:“潜有虞舜,厌厌夜维。咏絮之间,时维其邻。”这首诗表达了对舜帝的赞美,把舜帝比作美丽的雪花,意味着舜帝的美好品质和才华。后来,人们将这首诗中的“咏絮”作为一个成语,用来赞美他人或事物的美好。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勇敢的续集”。雪花咏絮非常柔软,但也需要勇敢面对寒冷的冬天才能续集。因此,可以通过联想“勇敢的续集”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详细解释
- 咏絮的“咏”意为赞美,称颂,表示对某人或某物的美好之处进行赞美;“絮”指雪花的絮状物,象征美好。整个成语通过赞美雪花的细腻、柔软,来比喻赞美人或事物的美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