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荡兀的词语解释
荡兀的意思
拼音:dàng wū    注音:ㄉㄤˋ ㄨ
基本解释

颠簸,震荡。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壬子,发 涪州 ,过 羣猪滩 ,既险且长,水虽大涨,乱石犹森然两傍,他舟皆荡兀惊怖号呼。”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予已在舟中,一切付之自然,不暇问,据胡床坐招头处,任其荡兀。” 宋 楼钥 《求仲抑招游山归途遇雨》诗:“中流盖荡兀,短篷不当笠。”

基本含义
形容行动散漫、不守纪律、不守规矩。
详细解释
荡兀是由“荡”和“兀”两个字组成。荡,指行动不稳定、不受约束;兀,指不守纪律、不守规矩。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杂乱无章,不守纪律,没有规矩可言。
使用场景
荡兀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不规范、不守纪律,常常出现在批评或警告他人的语境中。
故事起源
荡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四年》一文中。当时,齐国的宣公想要攻打晋国,但晋国派来的使者却遭到了齐国的侍臣的冷落和不重视。使者感到非常气愤,于是写了一封信给晋国,信中说:“齐国的侍臣行为荡兀,没有规矩可言。”这个故事中的“荡兀”一词就是指齐国的侍臣行为不守规矩、不重视使者。
词语结构
荡兀是由形容词“荡”和形容词“兀”组成的。
例句
1. 这个学生上课总是荡兀,不认真听讲。2. 他的工作态度荡兀,很难让人信任他。3. 这个团队荡兀的行为导致了项目的失败。
记忆技巧
可以将荡兀想象成一个人在行动中摇摆不定,没有规矩可言的样子。可以通过画一个摇摆不定的人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行为不守纪律、不守规矩相关的成语,如“放荡不羁”、“任性妄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行为荡兀,老师经常批评他。初中生:这个同学荡兀的态度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高中生:他的荡兀行为导致了他的考试成绩一落千丈。
(0)
诗文中出现“荡兀”的诗词

题高尚书夜山图

钱塘城中吴山高,右背湖水前江涛。

江南江北山周遭,隐若废堞缘空壕。

山椒楼居湖海豪,昼趋省垣坐郎曹。

夜归凭阑呼浊醪,维时江月明秋毫。

群动一息沈哗嚣,山如聚米树如蒿。

刹竿离离如桔槔,江流无声夜滔滔。

风帆何处藏千艘,下窥万垤埋腥臊。

政梦膏火相煎熬,摄身便拟虚空逃。

东将入海凌鲸鳌,昔年采石披锦袍。

荡兀未免随轻舠,近者观潮蹋江皋。

却恨管籥重门牢,何如坐窗寂不遨。

一览不费跻攀劳,兔蟾西风首重搔。

写留尚赖中山毛,钜公赋咏追风骚。

江山动色矜衮褒,野客嗜山逾老饕。

展卷物色分残膏,快剪巳具并州刀,不须汗漫期卢敖。

(0)

求仲抑招游山归途遇雨

竹舆绕湖滨,宿露尚厌浥。

径到玉岑下,坐久客始集。

起穿灵石山,万松介而立。

梅天气清润,空翠行可挹。

古藤几百年,枝蔓两山及。

见说春暮时,花紫光熠熠。

直疑老潜虬,初起夜来蛰。

俯玩岁寒泉,齿冷不敢吸。

相将上龙泓,尘鞅谢羁絷。

洞有灵兽居,临深心岌岌。

鱼游明镜中,巨浪无三级。

寒苔载水去,万顷润原隰。

濛濛山雨来,归仆鸟飞急。

野兴殊未已,日昃不暇给。

冲泥上湖船,雨阵遽奔袭。

飘风将急点,回旋惊四入。

中流益荡兀,短篷不当笠。

停篙亦久之,怒势不少戢。

我徒方啸歌,弗为改豪习。

但耻瓶罍罄,莫问衣裳湿。

(0)

江亭候施倅醇翁阻水涨作诗寄之

夜雨涨溪碧,天明望归舟。

飞帆出木杪,浩荡兀中流。

洪崖仙人姿,谓落沧海游。

兴尽却回棹,待此霖潦收。

抱琴出竹迎,倒披翠云裘。

风涛正可久,烟波生暮愁。

(0)

次韵王经国

人生皆有役,我亦事川涂。

崎岖荡兀中,此境常晏如。

永怀贤令尹,出处与道俱。

起予亦多矣,诗句乃其馀。

(0)

次韵成季道中·其二

乘流下东吴,耳目眩滩水。

篷攲舟荡兀,柁正缆迤逦。

晓离林薄傍,晚著沙石里。

缩头鹅雁眠,时时忽惊起。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