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即 魏公子牟 。 战国 时人。因封于 中山 ,也叫 中山公子牟 。曾说:“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 魏 闕之下。”见《吕氏春秋·审为》。后常用作心存朝廷或忧国的典实。 唐 陈子昂 《群公集毕氏林亭》诗:“ 子 牟恋 魏 闕,渔父爱沧江。” 唐 李咸用 《遣兴》诗:“ 子牟 魂欲断,何日是昇平。” 唐 武元衡 《甫构西亭偶题》诗:“信矣 子牟 恋,归歟 尼父 吟。”
- 基本含义
- 指年幼的牛羊,也用来比喻年轻有为的人。
- 详细解释
- 子牟一词源自《庄子·逍遥游》:“夫子牟如也,千里而远。”其中,“子牟”指的是年幼的牛羊。后来,人们将“子牟”用来比喻年轻有为的人,指其具有无限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年轻人有才华、有前途、有希望。可以用来称赞年轻人在学业、事业等方面的表现。
- 故事起源
- 据说,子牟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著作《逍遥游》中。庄子在书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描述了一个名叫子牟的年轻人,他的才华和能力远远超过了同龄人,展现了他的无限潜力和前途。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被称为“子牟”,他在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 这个年轻的企业家是个真正的“子牟”,他创办的公司发展迅速。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子牟”的发音“zǐ móu”与“自谋”相近,来记忆该成语的含义。年轻人有时被称为“自谋职业”,表示他们有能力自己创造事业。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年轻人有关的成语,如“少年老成”、“桃李满天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弟弟是个小“子牟”,他学习很好,老师都夸他。2. 初中生:我班上有个同学非常聪明,老师说他是个小“子牟”,将来一定能有出息。3. 高中生:我爸爸说我是个大“子牟”,希望我能发挥我的才华,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都希望成为“子牟”,在学术研究或创业方面有所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