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五服之内所封诸侯定期朝贡,各依服数以事天子。亦泛谓尽臣道。《左传·昭公十二年》:“今 周 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 殷 。 周 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史记·周本纪》:“昔我先王世 后稷 ,以服事 虞 夏 。”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二折:“非是喒服事君王不到头,则为一时同辈有寃讎。”参阅 清 程大中 《四书逸笺·服事》引《丛说》。
(2).承担公职。《周礼·地官·大司徒》:“颁职事十有二于邦国都鄙,使以登万民……十有二曰服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服事谓为公家服事者。”《晋书·羊祜传》:“﹝ 李喜 等﹞皆服事华髮,以礼终始。” 唐 杜甫 《八哀诗·王思礼》:“服事 哥舒翰 ,意无流砂磧。”
(3).服力役。《韩非子·五蠹》:“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閔耄老之逢辜,怜縗絰之服事。”
(4).犹服侍。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四:“又有 王有 者, 汉州 卒也。州将每令 赵昌 画,则遣 有 服事供应之。”《红楼梦》第一○九回:“﹝ 寳玉 ﹞忽然想起那年 袭人 不在家时, 晴雯 、 麝月 两个人服事,夜间 麝月 出去, 晴雯 要唬他,因为没穿衣服,着了凉。” 郭沫若 《落叶·第十信》:“父亲是不成材的酒汉,也不嫌怨他的不仁而服事他的女儿,在甚么地方呀?”
- 基本含义
- 服从、侍奉、为人服务
- 详细解释
- 服事是指尽心尽力地为他人服务,服从他人的指令,尊重他人的意见。这个成语强调了为人服务的精神和态度。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服务员、仆人等职业,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家庭中尽职尽责地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论语·子路》中有一段话:“子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连人都不能服事,就更无法服事神灵。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服事的概念是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部分,强调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动词“服”表示服从、侍奉,宾语“事”表示他人。
-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好的领导,总是能够服事他的员工。2. 在这家餐厅工作的服务员都非常懂得如何服事客人。3. 她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总是愿意服事别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服事”这个词语与服装和服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穿着整齐的服务员在为客人提供服务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服事”相关的成语,如“服膺”、“服输”等,来扩展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愿意服事老师,帮助她们整理课堂。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服事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的一员,我要尽职尽责地服事同学们的各种需求。4. 大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在医院服事病人,给他们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都应该服事客户,为他们提供满意的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