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鹰杀鸟而陈之若祭。《逸周书·时训》:“处暑之日,鹰乃祭鸟。” 朱右曾 校释:“杀鸟而不即食,如祭然。”《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 郑玄 注:“鹰祭鸟者,将食之示有先也。既祭之后不必尽食。” 孔颖达 疏:“谓鹰欲食鸟之时,先杀鸟而不食,与人之祭食相似。犹若供祀先神,不敢即食,故云示有先也。”
(2).喻指围敌不歼。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况復 高庙 上书,小车而对 汉王 ; 聊城 祭鸟,长兵而驱 燕 将。”
- 基本含义
- 用鸟来祭祀祖先或者表示哀悼。
- 详细解释
- 祭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人们将鸟类献给祖先或者用鸟来表达哀悼之情。这个成语的含义已经演变为用于形容一种非常虚幻、不切实际的行为或者做事方式。
-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祭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者做事方式非常不切实际、虚幻。比如,当你听到某人有一个不现实的计划时,你可以说:“他的计划就像是祭鸟一样,根本无法实现。”
- 故事起源
- 祭鸟这个成语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习俗。在古代,人们相信鸟类是可以传达人类的祭祀信息的使者,因此在祭祀祖先的时候,人们会将鸟类作为祭品。随着时间的推移,祭鸟这个成语的含义也逐渐演变为形容不切实际的行为。
- 词语结构
- 祭鸟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第一个字“祭”表示祭祀,第二个字“鸟”表示鸟类。
- 例句
- 1. 他的计划就像是祭鸟一样,根本无法实现。2. 这个项目的成功完全依赖于创新和实用性,任何祭鸟的想法都是行不通的。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祭鸟”与虚幻、不切实际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祭祀一只飞走的鸟,这个行为是不切实际的,就像使用祭鸟这个成语来形容不切实际的行为一样。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祭祀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的祭祀仪式和相关的习俗。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计划就像是祭鸟一样,永远也不会实现。2. 初中生:老师的建议听起来像是祭鸟一样,太不现实了。3. 高中生: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能否摒弃祭鸟的思维方式,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