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灵仪的词语解释
灵仪的意思
拼音:líng yí    注音:ㄌㄧㄥˊ ㄧˊ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举止得体、仪态优雅,特别是在公众场合或正式场合下的表现。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的聪明和机智,在社交场合中赢得他人的好感和尊重。
例句
1. 他的灵仪举止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她的灵仪令人钦佩,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
基本含义
灵巧聪明的举止和仪态。
基本解释

(1).神灵或圣贤的图像。 南朝 梁武帝 《舍事道法诏》:“啟瑞迹於天中,烁灵仪於像外。”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灵仪若在,列配如初。”《宋史·乐志十五》:“珍金铸像灵仪睟,集福庇烝民。”
(2).死者的遗像。《太平广记》卷三九四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裴用》:“因设灵仪,招魂以葬。”
(3).出殡时的仪仗。 唐 权德舆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二:“配礼归清庙,灵仪出直城。”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灵活多变”、“仪态万方”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成语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灵仪举止让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2. 初中生:他的灵仪举止让他在班级中成为了领导者。3. 高中生:在面试中展现出灵仪的仪态可以给求职者加分。4. 大学生:她的灵仪举止在演讲比赛中给她带来了成功。5. 成年人:在商务场合中,展现出灵仪的仪态对建立良好的形象非常重要。
故事起源
灵仪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当时,齐国有一位叫做陈恒的大夫,他聪明机智,举止得体,备受赞誉。后来,陈恒成为齐国的宰相,他的聪明才智和优雅仪态使他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楷模,也使灵仪这个成语广泛流传。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灵仪”与“聪明”、“机智”、“举止得体”等词语联系起来进行记忆。
词语结构
灵仪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灵”,第二个字是“仪”。
详细解释
灵仪是指人的举止和仪态灵活、聪明,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形容人的动作敏捷、机智、灵活,举止文雅,仪态得体。
(0)
诗文中出现“灵仪”的诗词

大观楼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

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

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0)

王昭君变文·其八

明明汉使达边隅,凛凛蕃王出帐趋。

大汉称尊成命重,高声读敕吊单于。

昨咸来表知其向,今叹明妃奄逝殂?

故使教臣来吊祭,远道兼问有所须。

此间虽则人行义,彼处多应礼不殊。

附马赐其千匹綵,公主仍留十斛珠。

虽然与朕山河隔,每每怜卿岁月孤。

秋末既能安葬了,春间暂请赴京都。

单于受吊复含渧,汉使闻言悉以悲。

丘山义重恩难舍,江海虽深不可齐。

一从归汉别连北,万里长怀霸岸西。

闲时静坐观羊马,闷即徐行悦鼓鼙。

嗟呼数月连非祸,谁为今冬急解奚?

乍可阵头失却马,那堪向老更亡妻!

灵仪好日须安历,葬事临时不敢稽。

莫怪帐前无埽土,直为渧多旋作泥。

(0)

导引·其一玉皇大帝

先天气祖,魄宝御中宸。列位冠高真。

绿符锡瑞昭元圣,宝历亘千春。琳宫壮丽俯严闉。

璇碧照龙津。珍金铸像灵仪睟,集福庇蒸民。

(0)

洛出书

德合天贶呈,龙飞圣人作。

光宅被寰区,图书荐河洛。

象登四气顺,文辟九畴错。

氤氲瑞彩浮,左右灵仪廓。

微造功不宰,神行利攸博。

一见皇家庆,方知禹功薄。

(0)

赴郡之初寻属愆亢有议举旧典取湫水徵巫觋以致祷而涉旬靡应农事方急遣罢去越翊日渐获优洽

优诏将州任,视政才旬时。

田畯诉炎暵,坐虞多稼萎。

云将掉头去,波臣涸辙危。

行部殊未及,随车杳难期。

往惭神父化,徒令旱母嗤。

诸曹白事者,雩典举旧规。

郡北岐棘山,上有三湫池。

衙吏洁斋往,汲水置缥瓷。

朝服领巫觋,诘旦迓诸岐。

舁以结綵舆,奉以五龙祠。

自是率宾介,寅午款于斯。

纷敷荐楮镪,浸渍洒杨枝。

瓦炉松香髓,匏樽黍酌醨。

四壁绘神变,正筵塑灵仪

悕若叶公牖,怪甚葛仙陂。

老觋十数辈,勃屑头如魌。

童巫及伶倡,貌寝语喽囇。

但多瓮盎质,曾乏婉娈姿。

交手操铃拂,合噪屡僛僛。

喧尘著蓬发,秽汗落粉颐。

一问且一呕,掩鼻以帨缡。

朝隮蔚旋败,成震巽散之。

巽风暮欲息,窍行呼复来。

慢黩固已甚,诞妄相凭随。

如是者浃日,仅得沾服滋。

嗟予政无状,百拜胡敢辞。

矧夫民习俗,姑用慰赍咨。

抑闻古人言,天鉴本无私。

神道贵得一,何乃托邪师。

遽俾送湫勺,撤役勤茧丝。

申明恤刑诏,梃重舍轻疑。

从此四三日,油霈洽封圻。

又闻尧汤世,水旱轸君慈。

振救自有术,敛散适所宜。

元元无菜色,九载尚熙熙。

周礼地官职,皇舞虽有祈。

道经莅天下,伤民诚弗为。

惟神禀聪正,远鬼务肃祗。

愿守有常德,可戒兴妖思。

(0)

太平兴龙寺

昨度匡山下,春莺晓弄稀。

今来湓水曲,秋雁晚行飞。

国有文皇召,人惭谪传归。

回行过梵塔,历览遍吴畿。

杏树栽时久,莲花刻处微。

南溪雨䬃䬃,东岘日辉辉。

瀑溜天童捧,香炉法众围。

烟云随道路,莺鹤远骖騑。

远上灵仪肃,生公谈柄挥。

一兹观佛影,暂欲罢朝衣。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