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用作仪仗的金牌和大旗。 唐 王建 《朝天词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诗之三:“隔月太常先习乐,金书牌纛彩云中。”
- 基本含义
- 指官衙门前竖立的高大石碑,用来公告法令、政令等重要信息。
- 详细解释
- 牌纛是古代官衙门前的一种标志物,形状像门柱,通常由石头制成。它用来公告重要的法令、政令等信息,是国家权威的象征。因此,牌纛成语常用来形容官方发布的重要通告或公告。
- 使用场景
- 牌纛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官方发布的重要通告或公告。可以用于新闻报道、政府公告、法院判决等场景。
- 故事起源
- 牌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衙的建筑布置。古代官衙门前通常有一对高大的石碑,上面刻有官方发布的法令、政令等重要信息。这些石碑形状像门柱,被称为牌纛。后来,人们将官方发布的重要通告或公告比喻为牌纛,形成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牌纛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政府通过牌纛发布了新的法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 法院通过牌纛宣布了对犯罪嫌疑人的判决结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牌纛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下古代官衙门前高大的石碑,上面刻着重要的信息,就像是官方发布的牌纛。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官衙的建筑布置和官方发布信息的方式,以及其他与官方通告相关的成语,如“榜样”、“告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政府通过牌纛宣布了新的学校规定。2. 初中生:老师在教室门口贴了一张牌纛,上面写着考试时间和地点。3. 高中生:学校通过牌纛发布了新的招生政策。4. 大学生:政府通过牌纛宣布了疫情防控的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