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授衣假的词语解释
授衣假的意思
拼音:shòu yī jiǎ    注音:ㄕㄡˋ ㄧ ㄐㄧㄚˇ
使用场景
授衣假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在某种情况下找一个借口离开或推辞某件事情。比如,一个人在参加聚会时突然说有急事需要离开,这就可以用授衣假来形容。
例句
1. 他常常用授衣假来推辞参加聚会。2. 她以授衣为借口,离开了公司的年会。
基本含义
指以授衣为借口,实际上是借故离开或推辞。
基本解释

唐 国学每年九月的假期。《新唐书·选举志上》:“每岁五月有田假,九月有授衣假。” 唐 张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九:“初当授衣假,无吏挽门铃。”

延伸学习
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借口、推辞相关的成语,例如“借题发挥”、“推诿托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明天要参加一个聚会,但是我不想去,我可以用授衣假吗?2. 初中生:他明明没有什么急事,却以授衣假为借口离开了我们的小组讨论。3. 高中生:老师问他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他却以授衣假来推辞责任。
故事起源
授衣假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孔子世家》。据记载,孔子曾经在鲁国的一次宴会上受到了一位官员的邀请。宴会进行到一半时,孔子突然说有急事需要离开,并以授衣为借口。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人们找借口离开或推辞某件事情。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参加聚会时突然拿出一件衣服,然后说有急事需要离开,这样就可以把授衣假这个成语与找借口离开的情景联系起来。
词语结构
授衣假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授衣”是动词短语,表示传授衣物;而“假”是名词,表示借口。
详细解释
授衣假是一个由授衣和假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授衣”是指传授、赐予衣物,而“假”则表示借口、借故。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以授衣为借口,实际上是借故离开或推辞。
(0)
诗文中出现“授衣假”的诗词

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

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

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

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0)

送裴腾

养德为众许,森然此丈夫。

放情白云外,爽气连虬须。

衡镜合知子,公心谁谓无。

还令不得意,单马遂长驱。

桑野蚕忙时,怜君久踟蹰。

新晴荷卷叶,孟夏雉将雏。

令弟为县尹,高城汾水隅。

相将簿领闲,倚望恒峰孤。

香露团百草,紫梨分万株。

归来授衣假,莫使故园芜。

(0)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其九

林下无拘束,闲行放性灵。

好时开药灶,高处置琴亭。

更撰居山记,唯寻相鹤经。

初当授衣假,无吏挽门铃。

(0)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选得闲坊住,秋来草树肥。
风前卷筒簟,雨里脱荷衣。
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药归。
非因入朝省,过此出门稀。
有地唯栽竹,无池亦养鹅。
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
古镜铭文浅,神方谜语多。
居贫闲自乐,豪客莫相过。
闲来松菊地,未省有埃尘。
直去多将药,朝回不访人。
见僧收酒器,迎客换纱巾。
更恐登清要,难成自在身。
自知清静好,不要问时豪。
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
山晴因月甚,诗语入秋高。
身外无余事,唯应笔砚劳。
闲堂新扫洒,称是早秋天。
书客多呈帖,琴僧与合弦。
莎台乘晚上,竹院就凉眠。
终日无忙事,还应似得仙。
醉倚斑藤杖,闲眠瘿木床。
案头行气诀,炉里降真香。
尚俭经营少,居闲意思长。
秋茶莫夜饮,新自作松浆。
每忆旧山居,新教上墨图。
晚花回地种,好酒问人沽。
夜后开朝簿,申前发省符。
为郎凡几岁,已见白髭须。
菊地才通履,茶房不垒阶。
凭医看蜀药,寄信觅吴鞋。
尽得仙家法,多随道客斋。
本无荣辱意,不是学安排。
林下无拘束,闲行放性灵。
好时开药灶,高处置琴亭。
更撰居山记,唯寻相鹤经。
初当授衣假,无吏挽门铃。
客散高斋晚,东园景象偏。
晴明犹有蝶,凉冷渐无蝉。
藤折霜来子,蜗行雨后涎。
新诗才上卷,已得满城传。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