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赈灾 zhènzāi
[relieve the people in stricken areas] 赈济灾荒
赈灾义演
- 英文翻译
1.relieve the people in stricken areas
- 详细解释
见“ 賑灾 ”。
亦作“ 賑灾 ”。救济灾民。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三:“ 穆皇帝 清浄化民,宽仁驭下。二年之耕籍,三年之賑灾,休有烈光。”《清会典事例·户部·蠲恤七》:“又覆准,賑灾之时,飭令地方官豫将被灾分数,及賑恤事宜,先行宣示。” 洪深 《青龙潭》第三幕:“拿出有限几个钱装点场面;同时倒要抢在头里做一名赈灾董事。”
- 基本含义
- 赈灾是指救济灾民,帮助受灾地区渡过困难的行为。
- 使用场景
- 赈灾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在自然灾害或其他灾害事件中,人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受灾地区恢复生活秩序。它可以用来形容个人或组织在灾难面前的慷慨和善良,也可以用来表达对受灾地区的关心和支持。
- 故事起源
- 赈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楚辞·九章·东篱》中。据说,楚国的大旱使得百姓们生活困苦,无法温饱。当时有一个叫樊於期的人,他看到百姓们的困境后,自愿捐出自己的财产,帮助受灾的人们渡过难关。他的善举感动了当地的官员和其他人,大家纷纷捐款,共同赈济灾民。这个故事传承下来,使得赈灾成为一个表示救济灾民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赈灾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赈,宾语是灾。它的结构简洁明了,容易理解和使用。
- 例句
- 1. 在这次地震中,许多志愿者积极参与赈灾工作。2. 政府组织了一场大型的赈灾募捐活动,为受灾地区提供援助。3. 他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人,经常参与赈灾工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赈”字和“灾”字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赶到灾区,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的场景,将这个形象深深地印在脑海中,有助于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新闻报道、故事或历史事件,了解更多关于赈灾的实际应用和背后的故事。也可以学习其他与赈灾相关的成语,如“扶危济困”、“救灾抗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可以通过捐款来赈灾,帮助需要帮助的人。2. 初中生:志愿者们在地震后迅速赶到灾区,积极参与赈灾工作。3. 高中生:政府组织了一场大型的赈灾募捐活动,为受灾地区提供援助,让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