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愤悱的词语解释
愤悱的意思
拼音:fèn fěi    注音:ㄈㄣˋ ㄈㄟˇ
使用场景
愤悱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不公正待遇、遭受打击或者失去重要的人或物时,内心的愤怒和悲伤。可以用来描述个人经历了某些不幸事件后的情感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社会上某些事件引起的公愤和悲痛。
例句
1. 在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后,他愤悱地哭了出来。2. 面对不公正的待遇,她愤悱地表示抗议。3. 这个国家的人民对腐败现象感到愤悱。
基本含义
形容愤怒悲痛到极点,心情极度悲伤不安。
基本解释

(1).谓积思求解。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啟,不悱不发。” 朱熹 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唐 刘禹锡 《奏记丞相府论学事》:“今夫子之教日頽靡,而以非礼之祀媚之,斯儒者所宜愤悱也。” 宋 苏轼 《跋所书<清虚堂记>》:“今 子由 既轻以余书予人可也,又以其微妙之法言不待愤悱而发,岂不过哉!” 明 方孝孺 《答金景文书》:“执事愤悱,旁求博讨,卒未有得。” 章炳麟 《文学总略》:“大愚不灵,无所愤悱者,覩眇论则以为恒言也。”
(2).愤慨,怨恨。《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 卢文纪 等见其奏不悦,班行亦多愤悱。”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佞倖·教坊官一品服》:“ 司马子长 云‘主上以倡优畜之’,此非诚言,乃愤悱之词也。”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愤怒和悲伤相关的成语,如“愤世嫉俗”、“悲天悯人”等,来扩展对情感表达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听说小狗被欺负时,我感到非常愤悱。2. 初中生:我看到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生活困难,内心感到愤悱。3. 高中生:面对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我们应该用行动来表达愤悱的情绪。
故事起源
《太平广记·文艺》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唐代的时候,有一位官员叫高彦伯,他的父亲被人诬陷而被贬官,高彦伯对此非常愤怒和悲痛。他在家中哭泣了几天几夜,每天都是愤怒地哭泣,情绪激动到无法平静。后来,他的朋友们看到他的状态,就用“愤悱”这个词来形容他的情绪。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愤悱”与愤怒和悲伤这两个情绪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词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因为遭受不公正待遇而感到愤怒和悲伤的情绪,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词语。
词语结构
愤悱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用来形容人的内心情感。
详细解释
愤悱是指愤怒、悲痛到极点,心情极度悲伤不安的状态。这个词语形容的是人的内心情感极度激动,无法平静,常常因为遭遇到的事情或者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感到愤怒和悲伤。
(0)
诗文中出现“愤悱”的诗词

雪中书怀

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

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

愤悱欲谁语,忧愠不能持。

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凡称曰治具,小大无不施。

明庭开广敞,才隽受羁维。

如日月縆升,若鸾凤葳蕤。

人才自朽下,弃去亦其宜。

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

牵连久不解,他盗恐旁窥。

臣实有长策,彼可徐鞭笞。

如蒙一召议,食肉寝其皮。

斯乃庙堂事,尔微非尔知。

向来躐等语,长作陷身机。

行当腊欲破,酒齐不可迟。

且想春候暖,瓮间倾一卮。

(0)

送陈守仁入太学

父子本天性,至恩无比伦。

矧公之尊府,子舍公一身。

料从少小来,迨兹壮有室。

未尝越旬月,远去慈亲膝。

借问今何之,千里具行装。

荅言为道艺,愤悱趋上庠。

有客前献言,惟道若大路。

驾子天神明,贤圣在举步。

幽堂列坟典,周孔以为师。

学成名亦遂,且不离庭闱。

荅云子言善,在予非不知。

父母生我身,劬劳靡不为。

垂髫俾之学,外不与毫丝。

乃今有室家,儿女发已束。

分寸无所立,何以酬顾复。

如彼甲与乙,名高髦俊科。

又若丙与丁,禄位今嵯峨。

是皆予亲友,予独无所就。

是以不宁居,忙于贾求售。

昔者三千徒,负笈洙泗滨。

孟轲远游学,母老仍家贫。

尚违晨昏侍,以就德业新。

盖以慈爱心,惟期已成达。

男子四方志,安能恋房闼。

客前贺曰都,事固无必非。

子志乃如此,顾予安得知。

在家事多夺,远大非可必。

大孝在显亲,为子解羁絷。

日月如逝波,无方可维絷。

陶侃惜分阴,仲尼犹不及。

自古力道业,寸晷重琳璆。

子今道所出,处处足浇浮。

阳和达京辇,士女方春游。

百宝妆楼台,歌喉珠宛转。

恼乱巧迎逢,偏能伺方便。

平生足持守,到此总不见。

又有非辈流,频频甚鸴斯。

顾盼借颜色,谈笑怀奸欺。

从容樽酒间,留连棋局上。

英豪俊杰心,鲜不由此放。

子今志者大,思虑宜蚤正。

慎子之朋侪,力与光阴竞。

由此期显亲,昊天其斯应。

(0)

司马迁

孔鸾负文章,不忍留枳棘。

嗟子刀锯间,悠然止而食。

成书与后世,愤悱聊自释。

领略非一家,高辞殆天得。

虽微樊父明,不失孟子直。

彼欺以自私,岂啻相十百。

(0)

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其一

金兰况同心,莫乐心相知。

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

丝看煮茧吐,士听愤悱语。

竹马非妙龄,美人恐迟暮。

匏系鲁东家,今君尚天涯。

土膏待阳瘅,气至如咄嗟。

革薄不可廓,士迫下流恶。

木无松柏心,蝎处蝼蚁托。

(0)

古书行,赠吴孟思

苍颉四目通神明,制字以来几变更。

籀创大篆岂柱史,石鼓有刻非无徵。

骊珠煌煌几千颗,照烛万世开章程。

周平东迁帝纽解,甄酆继出加研精。

秦斯学荀儒运阨,独负小篆超焚坑。

戈森剑列出华玉,百世是宝堪依凭。

次仲忽挟八分起,喜动吕政消威棱。

一朝槛车化鹤去,传闻无乃非人情?

政方鞭戮海宇日,程邈继仲尤知名。

六国灭姬旋自灭,人如乱麻死长城。

神工异画先后出,隶法变篆由邈兴。

十年覃思非不苦,习趋简便令人轻。

堂堂逵门许叔重,愤悱缺讹复著经。

三才万物总蒐讨,一掣屋蔀瞻繁星。

慎于六义功不细,朽骨逮今馀德馨。

汉章变草本伯度,波磔与隶犹相仍。

俗书姿媚相扇告,韩论匪激毋深惊。

千年阳冰绍斯迹,有茂其实蜚英声。

圭璧煌煌照衰世,白马记与庶子铭。

两徐识解更卓特,著书翼慎言庚庚。

张侯豹姿编复古,金薤琳琅垂九清。

皇元笃生赵文敏,扫世糠秕开群盲。

龙翔凤翥彩云晚,夹以日驭扬双旌。

自公骑箕上天去,众论悉与濮阳生。

生名吴睿孟思字,篆隶可宝如璜珩。

周旋向背尽规矩,分布上下纷纵横。

囊锥画沙泯芒角,宝树出网含光晶。

研裂云根剑就淬,射穿杨叶弓开枰。

刊题班班满山石,姓名往往闻帝京。

赠言无如胡汲仲,我乃蚓窍蝇薨薨。

阖闾城中每相见,愧我头白君眼青。

长歌哦成三月暮,妒妇无能空拊膺。

(0)

司马迁

子长少不羁,发轫遍丘壑。

晚遭李陵祸,愤悱思远托。

高辞振幽光,直笔诛隐恶。

驰骋数千载,贯穿百家作。

至今青简上,文彩炳金雘。

高才忽小疵,难用常情度。

譬彼海运鹏,岂复顾缯缴。

区区班叔皮,未易议疏略。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