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生活或工作中遭遇困难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特定的境况非常困难或悲惨。
- 例句
- 1. 他生活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中,真是个末人。2. 那个年轻人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不放弃,他是个真正的末人。
- 基本含义
- 指世界末日时的人,也用来形容境况极其困难或悲惨的人。
- 基本解释
[德DerLetzteMensch]见于 尼采 所著《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序言,意指一种无希望、无创造、平庸畏葸、浅陋渺小的人。 鲁迅 《准风月谈·由聋而哑》:“他们要掩住青年的耳朵,使之由聋而哑,枯涸渺小,成为‘末人’。”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即使在孤独中毫无‘末人’的希求温暖之心,也不过蔑视一切权威,收缩而为虚无主义者。”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困境、困难相关的成语,如“困兽犹斗”、“穷途末路”等,来扩展对末人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家的生活条件很差,真可怜,他们是末人。2. 初中生:经历了那么多的挫折和困难,但他们从不放弃,他们是真正的末人。3. 高中生: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我们要坚持不懈,不能成为末人。
- 故事起源
- 成语“末人”的故事起源已经无法考证,但它的意义和用法在古代文献中有所出现,如《庄子》一书中的引用。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记住“末人”的发音和基本含义来记住这个成语。末人的发音与“末日”相似,可以联想到末日时的人的困境和悲惨境遇。
- 词语结构
- 末人的结构是“形容词 + 人”。
- 详细解释
- 成语“末人”源自《庄子·天运》:“天运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思是说,天命将会给予重大的任务给那个人,但是必须先让他的心志经历痛苦,身体经历劳累,饥饿挨饿,贫穷一无所有,行动受到干扰和困扰,以此来考验他是否能够忍耐和坚持,从而增强他克服困难的能力。这个成语后来引申为形容处境极其困难或悲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