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饔飧的词语解释
饔飧的意思
拼音:yōng sūn    注音:ㄩㄥ ㄙㄨㄣ
使用场景
饔飧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或古代文化中。但是,当你想要形容一顿丰盛的饭菜或宴席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例句
1. 他们在婚礼上摆了一桌丰盛的饔飧。2. 这家餐馆的饔飧真是美味可口。
基本含义
指饭菜,也可指饭食。
基本解释

亦作“ 饔飱 ”。1.做饭。《孟子·縢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赵岐 注:“饔飧,熟食也。”《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主一家之事的,三綹梳头,两截穿衣,一日之计,止无过饔飱井臼。”
(2).早饭和晚饭;饭食。《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况且民穷财尽,百姓饔飧不饱,没閒钱去养马骡。”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 萧孟昉 ﹞尝蠲田穀数千石,具饔飱以活狱囚。” 清 孙枝蔚 《追挽徐镜如》诗:“秋风吹黄叶,萧萧下柴门。中有机杼声,恃此备饔飱。”
(3).指馈食及宴饮之礼。《孟子·告子下》:“夫 貉 ,五穀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 朱熹 集注:“饔飧,以饮食馈客之礼也。”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有关中国菜肴的知识,例如中国的八大菜系、传统的烹饪方法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学校里的午餐真是饔飧美味。2. 初中生:我家的年夜饭总是饔飧不继,每个人都吃得很饱。3. 高中生:在这家餐馆吃到了一顿丰盛的饔飧,非常满足。希望这个关于“饔飧”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到你!
故事起源
《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言行录,其中记录了他的思想和教导。在《论语·子罕》这个章节中,孔子谈到了饔飧这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饭食对人们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丰盛饭食的向往。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例如,可以将“饔飧”联想为“用勺子吃美味的饭菜”,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词语结构
饔飧是一个双音节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饔飧是一个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丰盛的饭食。它源于《论语·子罕》:“饔飧不继,将焉用饭?”意思是说,如果没有丰盛的饭食,人们将如何生存。这个成语的含义扩展到了现代,也可以用来形容丰盛的饭菜或宴席。
(0)
诗文中出现“饔飧”的诗词

风雨伤稼民多流亡既请缓征复率诸吏富人输白金二十余万两益以官钱立法分赈冬及春凡五阅月麦熟乃止因为数诗识痛定思痛之意·其二

初喜秋禾盛,饔飧庶疗饥。

奇灾坐风雨,下户遂流离。

才劣迂筹策,权轻失便宜。

一官容窃禄,无乃愧疮痍。

(0)

咏地瓜·其三

味比青门食更甘,满园红种及时探。

世间多少奇珍果,无补饔飧也自惭。

(0)

小寒日大雷雨

今日小寒节,雷雨互相奔;

雷声如伐鼓,雨水若倾盆。

阴候合严凝,阳气反吹喷;

造化节宣理,田家熟讨论:谓今大发泄,入春必膏屯。

惜此麰麦苗,芊芊满平原;

秀实未可保,何以足饔飧

吾家倍八口,闻之欲断魂。

况乃时令忒,天心类晦昏;

生民乱未已,岂独忧田园!

戚戚怀悲悯,孤情孰与言?

(0)

新正初三日上遵化文星阁出南城游龙山寺归途见口外人来遵贸易即景吟成一律

圣化通殊俗,商廛会远方。

四围车作堵,白物毳为囊。

言语翻重译,饔飧尚故乡。

文明瞻上国,新制好冠裳。

(0)

山田

今岁山田果倍收,黄云到处畅吟眸。

可欣火种刀耕地,也报崇墉比栉秋。

摇曳似闻风味美,湛瀼好看露光浮。

赋租本薄饔飧足,茅屋才言了不愁。

(0)

题耕图二十三首·其四第四图

东阡西陌水潺湲,扶耖泥涂未得閒。

为念饔飧由力作,敢辞竭蹶向田间。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