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秉国 bǐngguó
[rule a country] 执掌朝政
- 英文翻译
1.[书] hold political power; be in power
- 详细解释
执掌国政。《后汉书·郑太传》:“今明公秉国平正,讨灭宦竖,忠义克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李忠定公》:“非 李纲 秉国,整立规画,何以成朝廷哉?”
- 基本含义
- 秉国指担负起国家的责任和使命。
- 使用场景
- 秉国常用于形容国家领导人、政府官员、军队将领等承担起治理国家、保卫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使命的情境。
- 故事起源
- 秉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食货志》中。据说,在汉朝时期,刘邦任命了刘贤为丞相,他非常忠诚于国家,勤勉尽责,被人们称为“秉国之臣”。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衍生出来的。
- 词语结构
- 秉国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秉”和“国”。
- 例句
- 1. 作为一名政府官员,他一直秉国而行,为人民服务。2. 军队将领应该秉国担当,保卫国家安全。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秉”字的发音和“担当”的意义,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对于更深入的学习,可以了解其他与国家责任和使命相关的成语,如“忠诚耿耿”、“报国无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后要当一名秉国的科学家,为国家做出贡献。2. 初中生:作为一名秉国的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建设尽一份力。3. 高中生:作为一名秉国的志愿者,我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