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出格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比如描述一个人在公共场合或者正式场合表现不得体,或者某人的言谈举止超越了一般人的行为准则。
-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的言论实在是太出格了。2. 她的举止非常出格,完全不符合我们的期望。
- 基本含义
- 言行举止不合适或不符合规范。
- 基本解释
◎ 出格 chūgé
(1) [exceed what is proper]
(2) 指越出常规;超出范围
那种激烈的言词,未免太出格了
(3) 与众不同;超出一般
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厉害。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出格相关的成语,比如“出言不逊”、“出人头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打扮太出格了,穿着很奇怪。2. 初中生:他的言论在班级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他说了很多出格的话。3. 高中生:他的举止在校园里非常出格,经常违反学校的规定。4. 大学生:他的行为举止在社交场合中非常出格,让人感到尴尬。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出格”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关于出格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成语的字面意义来理解它的起源。出格的意思是超出了一般的格局,可以想象成一个人站在一个格子之外。这个成语可能源于古代文化中对于规范行为的重视,人们认为一个人应该在社会中保持适当的行为准则。当一个人的行为超出了这个准则时,就可以形容为出格。
- 英文翻译
1.(出众; 异乎寻常) exceed what is proper; break the pattern
- 记忆技巧
- 想要记住出格这个成语,可以将其与“超出格子”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格子之外,表示他的言行举止不合适或者不符合规范。
- 词语结构
- 出格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出”,第二个字是“格”。
- 详细解释
(1).超出常规;异乎寻常。 唐 张籍 《酬秘书王丞见寄》诗:“今体诗中偏出格,常参官里每同班。”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词林·乡绅异法》:“此公品格岂可议,但此等举动,太觉出格,貽累多人。” 清 金农 《慕园题竹》诗:“便娟修竹覆櫩楹,出格幽姿天与成。”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在他影响下的群众都十分喜爱他,到处传颂着他一些出格的故事。” 浩然 《艳阳天》第三二章:“心平气和地说,不论是相貌人品, 萧长春 都是出格的,都可以征服人。”
(2).旧时应制文字和表章等,遇到尊称则另起一行抬头书写。 明 方以智 《通雅·器用》:“《春秋正义》引《魏晋仪注》,写表章别起行头者,谓之跳出。 智 以为即今之出格尊称题式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跳出》:“故遇我国家我皇上,皆以国字皇字跳行,出格敬谨书写。”
- 近义词
特别、特殊、迥殊、非常、分外、特地、格外、卓殊、额外、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