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发肤的词语解释
发肤的意思
拼音:fā fū    注音:ㄈㄚ ㄈㄨ
基本解释

(1).头发与皮肤。《孝经·开宗明义》:“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忘髮肤之明戒,寻乾没於难冀。”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生员是读过圣贤书的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2).借指身体。《国语·齐语》:“霑体涂足,暴其髮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於田野。”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赐。惟髮肤是父母所生。” 明 刘基 《短歌行》:“髮肤剥削稜骨生,鲜芳菸邑成枯茎。” 章炳麟 《訄书·通谶》:“人偶万物,而视以己之髮肤,髮肤有触,夫谁不感觉?”

基本含义
指发财富的肤色,即指外貌、容貌。
详细解释
发肤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由“发”和“肤”两个字组成。其中,“发”指头发,也引申为财富;“肤”指肤色,也引申为外貌、容貌。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发财富的肤色,即指外貌、容貌。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外貌、容貌。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相貌出众、美丽或者丑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一个人外貌的评价。
故事起源
《汉书·艺文志》记载了一个关于发肤成语的故事。据说,汉代有一个叫杨震的人,他的头发特别黑,所以人们称他为“黑发杨”。杨震非常聪明,才华出众,所以他的名字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国家。后来,人们就用“发肤”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貌。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其他结构。
例句
1. 他的发肤英俊,深受女孩子们的喜欢。2. 尽管他的发肤普通,但他的才华却让人佩服。
记忆技巧
可以将“发肤”与“发财富的肤色”相联想,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有趣的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发肤很漂亮,像一个公主。2. 初中生:他的发肤虽然不起眼,但他的才华让人刮目相看。3. 高中生:这位明星的发肤堪称完美,是无数粉丝的梦中情人。4. 大学生:我们应该看重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而不是仅仅以发肤来评价他。5. 成年人:发肤只是一个人的外在特征,重要的是看他的内涵和品德。
(0)
诗文中出现“发肤”的诗词

暑雨

暑热炎炎起道途,霆雷一阵出山隅。

雨吹细点沾须鬓,风卷轻寒上发肤

但使田畴终润泽,敢言车马久泥涂。

天时信有丰年意,笑语轻便共野夫。

(0)

秦岭

秦山奔放竞东走,大气莽莽青嵯峨。

至此一束截然止,狂澜欲倒回其波。

百二奇险一岭扼,如马注坂勒于坡。

蓝水在右丹水左,中分星野凌天河。

唐昌黎伯伯曰愈,雪中偃蹇曾经过。

于今破庙兀千载,岁时尊俎祠岩阿。

关中之游已四度,往来登此常悲歌。

仰公遗像慕厥德,谓钝可厉顽可磨。

由汉迄唐道谁寄,董生与公馀无他。

公之文章若云汉,昭回天地光羲娥。

文生于道道乃本,后有作者皆枝柯。

惟文惟道日趋下,赖公崛起蠲沈疴。

我昔刻厉蹑前躅,百追不及理则何。

才疏力薄固应尔,就令有得必坎坷。

观公所造岂不善,犹然举世相讥诃。

是知白璧不可为,使我奇气难英多。

便欲从军弃文事,请缨转战肠堪拖。

誓向沙场为鬼雄,庶展怀抱无蹉跎。

生平渴慕矍铄翁,马革一语心渐摩。

非曰发肤有弗爱,涓埃求补邦之讹。

班超素恶文墨吏,良以无益徒烦苛。

谨再拜公与公别,束卷不复事吟哦。

短衣长剑入秦去,乱峰汹涌森如戈。

(0)

北芒送别王世胄诗五章

微微发肤,受之父母。峨峨王侯,中外之首。

子亲伊姑,我父惟舅。昆同瓜瓞,志齐执友。

惟我王侯,风节英茂。执宪中朝,剖符名守。

配作此牧,频显烦授。徐以姻掇,凉疾不就。

桓桓平北,帝之宠弟。彬彬我兄,敦书悦礼。

乃降厥资,训戎作楷。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忠惟行本,恭惟德基。沈此旧疴,不敢屡辞。

命彼仆驾,谓之舆之。如彼孙子,膑足乘轖。

朱镳既扬,四辔既整。驾言饯行,告辞芒岭。

情有迁延,日无馀景。回辕南翔,心焉北骋。

(0)

琴山十章

于昭上帝,毓灵下土。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

(0)

思美人

雨欲来,风萧萧。披桂枝,拂陵苕。繁英陨,鲜叶飘。

扬烟埃,靡招摇。激房帷,发绮绡。中发肤,憯寂寥。

思美人,隔青霄。水渺茫,山岧峣。云中鸟,何翛翛。

欲寄书,天路遥。东逝川,不可邀。芳兰花,日夜凋。

掩瑶琴,闲玉箫。魂睘睘,心摇摇。望明月,歌且谣。

聊逍遥,永今宵。

(0)

予家被盗芷公书来慰问并录示逸叟诗书此奉答

三月十二日,喜得芷公书。

末附逸叟什,为我遭盗吁。

我盗犹有道,不掠衣与襦。

但取阿堵物,迹与叟盗殊。

叟劫同洗髓,竭泽苦鱼无。

我劫祇此耳,幸未罄吾庐。

贤宰法如山,捕得即骈诛。

军法安可玩,巧托适自愚。

刑乱用重典,止辟自良图。

所伤性命重,盗岂异发肤

坐此非分财,竟丧七尺躯。

报赃诚过计,二百亦区区。

既往不可咎,终夜目长盱。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