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原宪 , 孔子 弟子,为古之清高贫寒之士。《庄子·让王》:“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牗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 子贡 乘大马,中紺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 原宪 。 原宪 华冠纵履,杖藜而应门。 子贡 曰:‘嘻!先生何病?’ 原宪 ,应之曰:‘ 宪 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 宪 ,贫也,非病也。’ 子贡 逡巡而有愧色。”后因以“原宪贫”为文士清贫的典故。 唐 王维 《山中示弟等》诗:“莫学 嵇康 懒,且安 原宪 贫。”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诗之十二:“处士 禰衡 俊,诸生 原宪 贫。”亦作“ 原宪病 ”。 明 何景明 《上李石楼方伯》:“未除 原宪 病,空负 乐生 愆。”
- 基本含义
- 原本贫穷。
- 详细解释
- 原指贫穷的本来面貌,没有改变之前的状态。多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原始、贫困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人们的贫穷状态、事物的原始、简陋状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没有改变自己的现状,仍然保持着贫穷的状态。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富商。这个富商曾经过着奢华的生活,但是后来因为一系列的不幸事件,他失去了所有的财富,变得一贫如洗。然而,即使他贫穷了,他仍然保持着一种豪华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因此,人们用“原宪贫”来形容一个人没有改变自己贫穷状态的样子。
- 词语结构
- 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原”、“宪”和“贫”。
- 例句
- 1. 他虽然富有了,但是他仍然保持着原宪贫的生活方式。2. 这个小村庄的人们过着原宪贫的生活,没有受到现代化的影响。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原宪贫”这个成语与一个贫穷但又不愿改变的人物形象联系起来,例如一个穿着破旧衣服但生活态度依然自信的人。通过形象联想,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贫穷相关的成语,例如“贫病交加”、“贫困潦倒”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去农村的时候,看到了很多原宪贫的房子。2. 初中生:他虽然家里很有钱,但他过着原宪贫的生活,从不乱花钱。3. 高中生:这个城市的很多人都过着原宪贫的生活,生活条件很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