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折柳的词语解释
折柳的意思
拼音:zhé liǔ    注音:ㄓㄜˊ ㄌㄧㄨˇ
基本解释

(1).折取柳枝。语出《三辅黄图·桥》:“ 霸桥 在 长安 东,跨水作桥。 汉 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多用为赠别或送别之词。 唐 权德舆 《送陆太祝》诗:“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暗怜衣带,不胜折柳之怀。”
(2).古乐曲名。《折杨柳》曲的省称。多用以惜别怀远。《文苑英华》卷一二六引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已寤歌於《折柳》,復行吟而《採莲》。”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 袁郊 《甘泽谣·许云封》:“《折柳》传情,悲 玉关 之戍客。” 姚鵷鶵 《王建章挽诗》:“《阳关》《折柳》凄迷别,行卷题诗醉醒间。”参见“ 折杨柳 ”。
(3).《诗·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毛 传:“柳,柔脆之木;樊,藩也。折柳以为藩,无益於禁矣。”后因以“折柳”代指篱笆。比喻最脆弱的防守设备。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大 楚 带甲百万,而有振槁之脆;强 秦 殽 函 袭嶮,而无折柳之固。”

基本含义
指离别时伤感的情绪。
详细解释
折柳是中国的一个成语,它的含义是指离别时伤感的情绪。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在离别时的伤感和惋惜之情。折柳的意思也可以引申为对美好事物的离别和惋惜。
使用场景
折柳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离别的场景,比如朋友、亲人或爱人的离别。它可以用于各种情境,比如在写信、写诗和讲故事时,表达离别时的伤感情绪。
故事起源
折柳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范蠡的文人,他与他的朋友伍子胥一起在江南游历。当他们要分别时,范蠡非常伤感,他折下一根柳枝,并送给了伍子胥作为纪念。从此以后,人们就用“折柳”来形容离别时的伤感情绪。
词语结构
折柳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折”和“柳”。其中,“折”表示折断、弯曲,“柳”表示柳树。
例句
1. 离别时,她的眼中充满了折柳的泪水。2. 每次听到这首歌,我都会想起那个折柳的日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折柳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片绿草地上,看到一棵柳树,然后折下一根柳枝,表达离别的伤感情绪。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有关折柳的知识,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关于折柳的诗词和故事,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离别”、“惋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离别的时候,我眼中充满了折柳的泪水。2. 初中生: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那个折柳的日子。3. 高中生:在毕业典礼上,我们都感到了折柳的情绪。4. 大学生:离开家乡上大学,我心中充满了折柳的惋惜之情。
(0)
诗文中出现“折柳”的诗词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0)

【南吕】一枝花·其一不伏老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

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

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

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0)

塞下曲六首·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祗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0)

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0)

汴河怀古

锦缆龙舟隋炀帝,平台复道汉梁王。

游人闲起前朝念,折柳孤吟断杀肠。

(0)

别竹田

莫向风前折柳枝,柔条原不绾相思。

人生难得惟知己,天下伤心是别离。

半载篝灯同听雨,何年把酒更论诗。

西泠夜夜添新梦,多在烟江月上时。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