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滋萌的词语解释
滋萌的意思
拼音:zī méng    注音:ㄗㄧ ㄇㄥˊ
基本解释

滋生萌发。《后汉书·左雄传》:“ 汉 初至今,三百餘载,俗浸彫敝,巧伪滋萌。”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故阳气施钟於黄宫,滋萌万物,为六气元也。”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诗之二三:“冬至阳来復,草木渐滋萌。”

基本含义
形容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详细解释
滋萌指事物生长发育蓬勃、生机盎然的样子,形容充满活力和生机。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也可以形容自然界的景象。
故事起源
《世说新语·文学》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写到的“滋味滋味,无味无味,尝尽各样滋味”的故事。后来,人们将“滋味”改为“滋萌”,用来指代事物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样子。
词语结构
滋萌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
例句
1. 这个小花园里的花草长得滋萌,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2. 她的笑容滋萌,让人感到温暖和快乐。
记忆技巧
可以将“滋萌”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这些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同时,可以通过观察滋萌的事物,如花草的生长、人物的笑容等,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相关的成语,如“蓬勃发展”、“生气勃勃”等。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词汇,如“生机”、“活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来了,大自然的一切都变得滋萌了。2. 初中生:他的笑容非常滋萌,看到他就会感到快乐。3. 高中生:这个城市的文化艺术氛围非常滋萌,充满了创造力和活力。
(0)
诗文中出现“滋萌”的诗词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其二十三十一月

冬至阳来复,草木潜滋萌

君子重其然,吾道自此亨。

父母坐堂上,子孙列前荣。

再拜称上寿,所愿百福并。

人生属明时,四海方太平。

民无札瘥者,厚泽敷群情。

衣食苟给足,礼义自此生。

愿言兴学校,庶几教化成。

(0)

复性篇

混沌之初,无极太极。理气相涵,冲穆无迹。

阴阳既分,两仪乃立。天五地五,奇耦相得。

五行其气,健顺其德。气至成形,理无不及。

五行之秀,独萃于人。爰有五常,赋予维均。

天命谓性,具于人心。为万物灵,曰有此仁。

仁统四端,万善由生。性主乎静,动而为情。

性无不善,情亦皆真。赤子入井,皆有恻隐。

乍见之时,验此不忍。率之谓道,人人共由。

天叙天秩,典礼优优。天下达道,能离此不。

性为大本,道自川流。但人受性,舜蹠皆同。

气有清浊,随其所钟。清者睿圣,浊者愚蒙。

愚蒙之质,理锢于中。知诱物化,惟欲是从。

五官百骸,顽然一物。以物交物,心乃放逸。

人欲日炽,天理日汨。几希以亡,禽兽为匹。

天生圣贤,作之君师。修道谓教,以觉后知。

尧命虞舜,执中一词。道统之祖,传心在兹。

舜授之为,精一危微。一十六字,该括无遗。

中为性理,纯粹以精。心分人道,理欲难并。

人心甚危,防勿滋萌。道心甚微,养使充盈。

遏之存之,德乃日新。要之执中,不外一敬。

肆则从欲,敬以定命。图念作狂,克念作圣。

唐虞以来,心法默證。迨我孔子,统在师儒。

曰性相近,与气质俱。习善则善,以复其初。

大学之道,明德新民。明德即性,德本自明。

气拘物蔽,如镜蒙尘。先以格致,知之宜真。

诚正而修,行之宜敦。天德既全,王道乃行。

思言性道,大原自天。道不可离,存遏宜先。

戒惧慎独,动静交虔。中和以致,性量乃全。

孟言性善,本乎秉彝。专以理言,邪说皆非。

必称尧舜,人皆可为。尽心知性,以造其理。

存心养性,惟事是履。非外铄我,固有之美。

放心不求,弗思耳矣。洎乎有宋,濂洛关闽。

考亭后出,集其大成。问学是道,德性是尊。

涵养用敬,入德之门。致知力行,毋怠毋昏。

人参三才,惟此性道。天地非大,吾身非小。

万物皆备,及躬自葆。扩而充之,被乎四表。

气质之性,君子弗性。困勉虽劳,生安可并。

反之之功,循序渐进。希圣希贤,匪异人任。

困而不学,暴弃实甚。敬述兹篇,用勉德行。

(0)

赋南墅竹

物得气之清,钟秀莫如竹。

是谓东南美,群植可奴仆。

虚心而独立,劲节不回曲。

傍屋著数挺,能洗尘万斛。

截之作凤鸣,雌雄相配六。

杀以为汗青,奚啻十年读。

有体兼有用,迥异凡草木。

骚人互题品,国风尝纪录。

子有步仞丘,殆类筼筜谷。

老筠依云根,错出胜千陆。

矫虔相长雄,高下森立玉。

霏霏雾滴翠,滟滟浪翻绿。

蟠根龙蛇走,密叶鸾凤蹙。

林飙振微响,环佩声戛触。

琐碎流金辉,霁晓弄清旭。

熙阳发菁华,婀娜舞桂纛。

滋萌长云仍,一一锦绷束。

火轮行长空,炎歊暑方酷。

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

秋月映婵娟,清影夜相属。

岁寒交胜友,南枝花倚伏。

四序景无涯,风月任追逐。

人谓小渭川,我忝共淇澳。

邀朋对此君,岂惜醉醽醁。

七贤迹已远,遗响犹可续。

冰雪生襟袖,云烟散毫牍。

祇欠与可俦,写入鹅溪幅。

(0)

治平二年南郊鼓吹歌曲四曲·其三十二时慢

千年运,五叶升平。法扆坐中楹。

天高日润,雷动风行。三万里声明。

灵台偃伯仆边兵。事农耕。一气重滋萌

万宝迄登成。天生嘉谷,博硕又芳馨。罄齐精。

谒款谢嘉生。神明地,当阳定,天位来助见人情。

璧圭葱璨,金石铿鈜。仪礼盛西京。

灵祗喜、福禄来盈。咏夷庚。

幔城班上笏,銮路趣还衡。觚棱双阙,赭案切三清。

动欢声。恩泽遍寰瀛。

(0)

野烧

初如萤灯一点明,须臾数点如疏星。

忽然联亘势不断,俨如金蛇破夜惊纵横。

又如长虹百尺渴奔饮江罢,蜿蜒夭矫势欲凌青冥。

奇光异色不可以正视,倒影茅屋但觉烨弈光荧荧。

我闻昔者王家有宝镜,镜横八寸名紫珍。

涂以金膏傅珠粉,碧光绛气连属日月含天庭。

又闻西方圣者释迦子,祇林演法导群生。

祥光自顶涌不尽,三千世界合作一色白月明。

今之奇光异色无乃是,不然安得有此瑞彩突兀来峥嵘。

天公有妙手,变化谁能名。

忽从青青现有象,还复槁灭归无形。

遗烬尚足泽万物,生意行又盈乾坤。

乃知元气本不死,不逐火化常存存。

君看馀泽滋萌达,岂彼死灰能神灵。

秋风浩荡吹万宝,拭目千室仓箱盈。

(0)

卐斋回文诗

膜开宝印动人惊,槛朴初雕质意行。

儒朴竟从何习变,佛文原自有光呈。

徒为素韵循绳矱,止可幽人远市城。

图壁屋隅山磊磊,结庐田次水濙濙。

都言雅式堪风俭,竞拟奇标略制平。

殊未百方随卐涌,会谁三点任□成。

愉僧得处跏双膝,怪俗缠时转一睛。

株守只同多角井,括囊难似不觚罂。

须还用拙思褒鲁,耐可知雄愿布英。

徂岁悯亡兴瞩远,到春迷恨喜怀倾。

躯轻纵舞甘颜渥,相异虚封耻面黥。

雏凤款扉荆荫雪,婢鱼探沼石涵晴。

刍薪逸许炊茶釜,草藁佳宜衬药籯。

娱画借穿松径杳,苦吟忘映竹窗明。

炉飘缕篆名香爇,带展柔条异草生。

粗子结前庭种柏,细音啼外野飞鹒。

朱棂曲折无非字,黝板高悬偶得名。

腴画竺来驮老马,雅颜楹定住人清。

孤琴旧取分寥寂,警鹤新贻助啸鸣。

涂惯晚烟青著案,载多春酒绿留棚。

濡泉冷壤疏栽菊,饰羽鲜囊浅佩蘅。

酥滴露盘银散液,藻沾风研碧滋萌

凫翲赤舄遥岑戏,芰纫黄裳下里訇。

奴往屡怀漫字刺,盗趋犹震小音钲。

厨藏独快书知秘,匣动尝怜剑欲擎。

龋漱转丹坚类石,指弹孚缶响逾筝。

咮咮解语鸡交耳,粲粲留斑豹引瞪。

辜负覈诗存卫郑,误传搜史剩蛮荆。

屠儿市辍翔丸巧,乞子贫回守犬狞。

诬矫杂宾夸入座,冶妖胡婢怨吹笙。

湖旁树色眉争碧,阁里霞光舌斗赪。

喁唱每才庾并鲍,记铭畴笔腐参盲。

苏屠印指占当别,□万齐音译巳并。

吴处默惭仍进技,项重瞳妒漫连兵。

芜诗续岁欢当甲,陋室营年窘属庚。

珠韫衣间穷始觅,铁联门际静先撑。

租来旧帖金千两,典去时衣月二正。

污耳畏多谈屑琐,放怀缘懒计馀嬴。

穷途阮氏奚偕返,闭户颜家几并閛。

孤角有神通虱射,鼎心无怪却枭烹。

区分任我为宁我,法各随卿用自卿。

姝子赠盐名昔昔,谷中欢宴侑丁丁。

愚堂谓学能文柳,胜地期参解易京。

巫暴假妖消岁旱,梦通疑义析朝酲。

蒲团稳坐舒长昼,枕木欹眠爱短更。

枢冥识知圈外极,象玄思审律中衡。

壶盛墨汁冰凝润,钵漾帘纹浪簇泓。

铢曳晓星看映带,玉舂宵雨听琮琤。

于于醒燕斑梁语,泛泛閒鸥白水盟。

乌发幻旋螺样髻,洁牙英发菡华声。

须芳撚遍花窥牖,影碎移频月过帡。

模准缦回栏楯密,斲方因就斧斤轻。

蛛蟠巧夕秋应比,马负祥河古似争。

敷卦圣将疑象转,下棋仙或诧围萦。

纡纹黻配姬东避,整坠旗输汉北征。

盂列古环从狩狝,锦文回织借娥㜲。

芦拈异雁云飏彩,戟景灵乌日耀晶。

摹就玉章朱志改,炼登磁碟翠题盈。

逋文果否玄成草,现药真耶紫拾英。

迓我欲周千矩絜,解人祈合六书程。

符心妙字弯兼直,豁眼灵分竖与横。

肤隐蔡憝还合性,器标周艳讵空情。

呼天向敢凭奇问,出户当能尽吉迎。

荷叶折牵閒橹桨,柳枝垂拂闹干旌。

吾从好道长无畏,国为忧贫暂不宁。

狐堕半悲人语错,雉离偏惜物心贞。

拘忧古操愁弹罢,复旦虞歌乐载赓。

隅坐计功娴者侍,亩南招隐达夫耕。

瑜瑕判世三生慧,背向摛方一悟精。

颅顶灌光轮信解,发毫藏刹宝明诚。

驱魔大咒传持猛,度鬼诸经教演宏。

无佛断难私著论,铺笺杂引卐题评。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