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任职的谦词。谓徒列其名,聊以充数。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幸遇好文之主,备名儒馆,十有三年。”
- 基本含义
- 备忘、记录名字等信息。
- 详细解释
- 备,准备;名,名称。备名指准备好的名字或记录下来的名字。表示记录、记载名字等信息以备查考。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书信、文件、名册等需要记录人名的场合。
- 故事起源
- 备名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平津侯列传》中,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平津侯田文与魏国大臣公孙衍的故事。公孙衍在魏国担任官职,他曾经与田文约定,在任何场合都要记下对方的名字,以便以后相互帮助。所以备名也有“记下名字以备相助”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例句
- 1. 在参加会议时,请大家备名,以便统计人数。2. 他习惯于备名,把每个人的名字都记在笔记本上。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备名”的“备”字,表示准备,可以将备名理解为准备好的名字或记录下来的名字。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记录、记载相关的成语,如“记名道姓”、“记功忘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喜欢备名,把朋友的名字都写在我的笔记本上。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备名,以便统计班级人数。高中生:学生会组织活动时,大家都要备名,方便安排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