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复姓。 春秋 鲁襄公 太子 子野 之后,姓 公襄 。
-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对公正、公平的称赞和追求。
- 详细解释
- 公襄是由“公”和“襄”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公”表示公正、公平,指公共的、公众的意思;“襄”表示帮助、扶持,指扶助、助力的意思。公襄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对公正、公平的称赞和追求。这个成语强调了社会中公正、公平的重要性,鼓励人们追求公正和正义。
- 使用场景
- 公襄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赞美公正、公平的场合。比如在司法领域,可以用来形容法官公正无私地审理案件;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可以用来形容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公平竞争;在人际关系中,可以用来形容待人公正、不偏不倚。
- 故事起源
- 公襄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齐太公世家》。相传,齐国太公望曾经和其他五个贤士一起为齐国立下了大功。后来,这六位贤士因功劳相当,都想成为齐国的国君。为了公正地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决定通过公开比拼的方式来决定国君的归属。结果,太公望以公正的态度和出色的表现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从此以后,人们用“公襄”来称赞太公望的公正和正义。
- 词语结构
- 公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 1. 法官以公襄之心公正地审理了这起案件。2.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人以公襄之心来关注公益事业。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公襄”这个成语与公正、公平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公共的舞台上,以公正的态度扶持着公平的天平。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公正、公平相关的成语,如“公正廉明”、“公平无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公襄地给我们评分,不偏不倚。2. 初中生:大家应该以公襄之心对待同学之间的竞争。3. 高中生:社会需要更多的人以公襄之心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4.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我们应该以公襄之心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