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胆小怕事、畏缩不前的情况。
- 例句
- 1. 他是个缩头龟,面对困难总是退缩不前。2. 不要成为一个缩头龟,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 基本含义
- 形容胆小怕事、畏缩不前的人。
- 基本解释
詈词。比喻畏事者或妻女不贞但畏于管教羞于见人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废家子孙诗》:“ 秀 之 斜塘 有故 宋 大姓焉,家富饶,田连阡陌。宗族虽盛衍,而子孙多不肖。祖父财产,废败罄尽。郡人 金方所 谈辞滑稽,为赋诵,好嫚戏,因摭其事,成近体一律云:‘兴废从来固有之,尔家忒煞欠扶持。诸坟掘见黄泉骨,两观番成白地皮。宅眷皆为撑目兔,舍人总作缩头龟。强奴猾干欺凌主,説与人家子弟知。’夫兔撑目望月而孕,则妇女之不夫而妊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缩头龟”相关的成语,如“龟毛”、“畏首畏尾”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真是个缩头龟,害怕去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2. 初中生:她在班级活动中总是缩头龟,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3. 高中生:他是个真正的缩头龟,连面对老师的批评都不敢接受。4. 大学生:不要成为一个缩头龟,要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 故事起源
- 缩头龟的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一只乌龟因为害怕外面的世界而把头缩进了壳里,不敢出来。这个故事用来形容那些胆小怕事、畏缩不前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缩头龟”与胆小怕事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只乌龟因为害怕而把头缩进壳里,不敢出来,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缩头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比喻遇到困难或危险时,不敢面对,退缩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