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遇到令人吃惊或恐惧的事情,也可以用于形容对某人的惊讶反应。
- 例句
- 1. 他听到了突然传来的巨响,惊骇地站起身来。2. 她看到了窗外的景象,不禁惊骇万分。
- 基本含义
- 极度惊恐或惊讶
- 基本解释
◎ 惊骇 jīnghài
[frightened;panic-stricken] 恐慌恐惧
-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惊骇”相关的成语,如“惊慌失措”、“惊讶万分”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并提高对汉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突然给了我一个满分的考试成绩,我感到非常惊骇。2. 初中生:我在游乐园玩过最惊骇的游戏是过山车。3. 高中生:我看到了一部非常惊骇的恐怖电影,晚上都不敢一个人睡觉。4. 大学生:在大学里遇到的各种挑战让我感到惊骇,但也让我变得更加坚强。
-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一个关于惊骇的故事。相传项羽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曾经与刘邦争夺天下。在一次战斗中,项羽的部队突然遭到敌军的偷袭,他们被吓得惊慌失措,大家都感到非常惊骇。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惊骇”这个成语的来源。
- 英文翻译
1.[书] frightened; panic-stricken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成语“惊骇”。想象自己遇到了一件非常恐怖或令人吃惊的事情,感受到了惊恐和惊讶的情绪,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惊骇是一个形容词和名词的组合,形容词“惊”表示惊讶,名词“骇”表示恐惧。
- 详细解释
亦作“ 惊駴 ”。1.惊慌害怕。 汉 王逸 《九思·怨上》:“鸟兽兮惊骇,相从兮宿栖。” 唐 元稹 《莺莺传》:“数夕, 张君 临轩独寝,忽有人觉之,惊骇而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女子摇手曰:‘吾居此久矣,君不见耳,今偶避不及,何惊骇乃尔!’”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定国 ( 李定国 )坐山颠,闻信礮失序,惊駴。”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小船就在水面胡乱颠簸,一个无经验的孩子担心会掉到水中去,必惊骇得大哭不已。”
(2).使惊慌害怕。《诗·小雅·鸳鸯》“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汉 郑玄 笺:“鸳鸯休息於梁,明王之时,人不惊骇,歛其左翼,以右翼掩之,自若无恐惧。”《史记·吴王濞列传》:“臣 卬 奉法不谨,惊骇百姓,乃苦将军远道至於穷国,敢请菹醢之罪。” 明 乌斯道 《月夜弹琴记》:“太上以其影留下界,恐人褻慢,将命六丁取之,未免随以风雷,惊骇先圣。”
- 近义词
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