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弭灾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面临灾难或困境时,采取积极措施以消除困扰或解决问题的情况。例如,可以用于形容政府采取措施来帮助灾民恢复生活,也可以用于形容个人通过努力克服困难、走出困境。
- 例句
- 1.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弭灾,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活。2. 面对困境,我们要齐心协力,共同弭灾,战胜困难。
- 基本含义
- 消除灾难,平息祸患
- 基本解释
消除灾害。《西游记》第十六回:“不去弭灾,反行助虐。”《明史·刘子勃传》:“十六年秋,类报灾异,请‘缓赋省刑,亦弭灾一术’,时不能用。”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弭灾”相关的成语,如“灭顶之灾”、“除旧布新”等,以扩大词汇量,并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地球弭灾。2. 初中生:面对疫情,我们应该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为社会的安全弭灾。3. 高中生:政府应该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弭灾。4. 大学生:在面对困境时,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采取行动,努力弭灾。5. 成人:通过加强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更好地弭灾保平安。
- 故事起源
- 《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有一则故事。公元前594年,鲁国遭受连年的旱灾,庄公派遣宰相季孙行父前往周朝祈求救济。行父在周朝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功地取得了周王的支持和帮助,最终解决了鲁国的灾难。人们为了纪念行父的功绩,将他的名字“行父”改为“弭灾”,并以此成语表达平息灾难的意思。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弭灾”与消除灾难、平息祸患的含义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面对困难时,通过积极努力,消除困扰,平息祸患,最终战胜困难。
- 词语结构
- 成语“弭灾”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弭”读作mǐ,表示消除;第二个字“灾”读作zāi,表示灾难。
- 详细解释
- 弭灾是指通过采取措施来消除灾难、平息祸患的意思。它强调通过积极的努力,消除灾害带来的困扰和危害,使人们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