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名)木头做的人像;常用来形容痴呆的神情。
[构成]
偏正式:木(偶
- 英文翻译
1.puppet; puppetry; wooden image
2.【法】 puppet
- 详细解释
◎ 木偶 mù’ǒu
(1) [puppet;carved figure;wooden image]
(2) 木头做的人像或形似其他生物的小东西
(3) 常用来形容痴呆的神情
他像个木偶
(1).见“ 木偶人 ”。
(2).木雕神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库中有 汉 时故乐器及神车木偶,皆靡密巧丽。” 明 刘基 《泾县柬宋二编修长歌》:“丛祠佛殿緫销歇,但见木偶眠泥苴。”
(3).傀儡。喻受人操纵、摆布的人。 清 侯方域 《宦官论》:“﹝ 秦始皇 ﹞自以为一世之雄,海内莫为予毒也,而不知 赵高 弄之如木偶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差不多州县官竟是木偶,全凭书吏做主的,不知可有这件事?” 叶圣陶 《倪焕之》四:“谁相信为什么什么而战,正是登台的木偶!”
- 基本含义
- 指受人操纵、没有自主意识的人。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被他人操纵、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通常带有贬义。可以用来形容被领导或他人操纵的下属,或者形容没有主见、完全听从他人安排的人。
- 故事起源
- 成语“木偶”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位雕刻家非常善于雕刻木偶,他的木偶非常逼真,栩栩如生。有一天,他为了验证自己的木偶有多么逼真,将木偶放到了一家药店里。这家药店的主人看到了木偶,以为它是一个真正的人,于是对木偶说话、问问题,结果木偶一动不动,没有回答。这个故事就形成了成语“木偶”。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前者为“木”,后者为“偶”。
- 例句
- 1. 他完全像个木偶一样,没有任何独立思考的能力。2. 这个团队的成员都是木偶,完全听从领导的安排。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木头雕刻而成的人形玩具”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木偶,它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能力,需要他人操纵,就像一个没有自主意识的人一样。
-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学习与“木偶”相关的文化和艺术,例如木偶戏。了解木偶戏的历史、发展和表演形式,可以更好地理解“木偶”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像个木偶一样,上课从来不敢回答问题。2. 初中生:他被父母安排得满满当当,完全像个木偶。3. 高中生:作为班长,他不能只是个木偶,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决策能力。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追求独立思考,不要成为别人的木偶。5. 成年人:不要让别人把你当成木偶,要有自己的主见和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