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传檄的词语解释
传檄的意思
拼音:chuán xí    注音:ㄔㄨㄢˊ ㄒㄧˊ
使用场景
传檄常用于形容迅速传递消息或宣告决策的情况。可以用于形容政府发布紧急通告、军队传递作战命令等场景。
例句
1. 政府传檄全国各地,宣布紧急状态。2. 军队通过传檄,迅速传达作战命令。
基本含义
传递檄文,传播消息
基本解释

传布檄文。《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不战而略地,传檄而千里定。” 唐 独孤及 《太行苦热行》:“会同传檄至,疑议立谈决。”《三国演义》第五回:“ 曹操 传檄告天下,诸侯奋怒皆兴兵。” 邹鲁 《福建光复》:“传檄各府知县驻军,尅日反正。”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传递消息相关的成语,如“传书”、“传信”等。这些成语都可以用来形容传递消息或信息的行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班级的班长传檄给大家,告诉我们明天要参加运动会。初中生:学校通过传檄通知我们,明天要进行防灾演练。高中生:政府传檄全国各地,宣布暂停课堂教学,改为线上学习。大学生:公司通过传檄告知员工,要进行一次重要的业务调整。
故事起源
传檄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当时,刘邦派人传檄给项羽,告诉他自己已经被封为汉王。这个故事中的传檄成语由此而来。
记忆技巧
可以将“传檄”记忆为“传递檄文”。可以通过联想将“传递”与“檄文”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传檄的结构是“传”和“檄”两个字,其中“传”表示传递,传播的意思,“檄”表示檄文,即军令、政令或重大消息。
详细解释
传檄是指传递檄文,即传播消息或宣告决策。檄文是古代用来传达军令、政令或宣布重大消息的文书。传檄成语引申为传播消息或宣告决策的行为。
(0)
诗文中出现“传檄”的诗词

嘉川铺得檄遂行中夜次小柏

黄旗传檄趣归程,急服单装破夜行。

肃肃霜飞当十月,离离斗转欲三更。

酒消顿觉衣裘薄,驿近先看炬火迎。

渭水函关元不远,著鞭无日涕空横。

(0)

读通鉴纪事本末.明太祖平定东南

膺图抚寰区,心与凡侪异。

命将定东南,先戎毋纵恣。

劫掠盗贼为,救拯开创事。

传檄得江淮,劝农修水利。

克敌维武功,安民用仁义。

二语诚要言,理足辞简易。

招贤首刘基,论道孚素志。

规模已敷宣,张陈实闰位。

(0)

敦煌曲

吐蕃健儿面如赭,走入黄河放胡马。

七关萧索少人行,白骨战场纵复横。

敦煌壮士抱戈泣,四面胡笳声转急。

烽烟断绝鸟不飞,十一年来不解围。

传檄长安终不到,借兵回纥何曾归。

愁云惨淡连荒漠,卷地北风吹雪落。

将军锦鞯暮还控,壮士铁衣夜犹著。

城中匹绫换斗麦,决战宁甘死锋镝。

一朝胡虏忽登城,城上萧萧羌笛声。

当时左衽从胡俗,至今藏得唐衣服。

年年寒食忆中原,还著衣冠望乡哭。

老身幸存衣在箧,官军几时驰献捷?

(0)

梅山歌

开梅山,开梅山,梅山万仞摩星躔。

扪萝鸟道十步九曲折,时有僵木横崖巅。

肩摩直下视南岳,回首蜀道犹平川。

人家迤逦见板屋,火耕硗多畬田。

穿堂之鼓堂壁悬,两头击鼓歌声传。

长藤酌酒跪而饮,何物爽口盐为先。

白巾裹髻衣错结,野花山果青垂肩。

如今丁口渐繁息,世界虽异如桃源。

熙宁天子圣虑远,命将传檄令开边。

给牛贷种使开恳,植桑种稻输缗钱。

不持寸刃得地一千里,王道荡荡尧为天。

大开庠序明礼教,抚柔新俗威无专。

小臣作诗备雅乐,梅山之崖诗可镌。

此诗可勒不可泯,颂声千古长潺潺。

(0)

上将

上将尊南服,苍头起异军。

不成传檄定,可惜治丝棼。

黯澹蓉湖水,迷茫笠泽云。

吴蚕春罢箔,江雁夜惊群。

大树婆娑老,悲笳日夕闻。

毋然更烦费,终仗解纷纭。

(0)

诉衷情令·其二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