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索是通常用于贬义,用来批评那些喜欢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人。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各种场景,如工作环境、家庭关系、社交圈子等。
- 例句
- 1. 他总是喜欢在背后挑拨离间,真是个索是的小人。2. 别听他的,他只是在索是,别被他搞乱了思路。
- 基本含义
- 索取是非,刻意挑拨。
- 基本解释
犹煞是。甚是;真是。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四折:“这个俺就去,索是谢了将军也。”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二折:“如今这家缘过活儿女,都是我的,倒大来索是受用快活也。”
- 延伸学习
- 除了“索是”,还有一些与之相似的成语,如“挑拨离间”、“散布谣言”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的用法和故事起源。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总是喜欢跟同学们争吵,他真是个索是的孩子。2. 小学生:有些同学喜欢在班级里制造是非,他们真是一群索是的人。3. 中学生:班里有个女生总是散布谣言,她真是个索是的人。4. 大学生:有些人在社交媒体上故意挑拨离间,他们真是一群索是的人。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避免与那些索是的同事纠缠不清,保持良好的工作氛围。
- 故事起源
- 索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段故事。据说,在项羽和刘邦争霸的时候,有一个叫做索綝的人,他善于挑拨离间,经常散布谣言,制造争端。因此,人们就用“索綝”来形容那些喜欢挑拨离间、制造是非的人,后来演变成了成语“索是”。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索是”与“搔痒”联想在一起,因为“索是”中的“索”与“搔”发音相似,而且都含有追求、寻找的意思。想象一个人在不停地搔痒,就好像一个人在不停地追问和挑拨是非一样。
- 词语结构
- 成语“索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索”意为追问、争取,第二个字“是”意为事实、真相。
- 详细解释
- 索是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故意追问和挑拨是非,目的是为了制造混乱或争斗。它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喜欢挑拨离间、制造争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