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阳公的词语解释
阳公的意思
拼音:yáng gōng    注音:ㄧㄤˊ ㄍㄨㄙ
使用场景
阳公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特别是指他的正直和公正。它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的高尚品德,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的不正之处。
例句
1. 他是一位阳公,从不为私利所动,一直坚持公正。2. 这个法官以其阳公的品质而闻名,他的裁决总是公正无私。
基本含义
阳公,指阳光普照的公开、明亮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公正正直的人。
基本解释

指传说中的 鲁阳 。 明 刘基 《一剪梅》词:“欲回西日掛扶桑,惆悵 阳公 ,不解挥戈。”参见“ 鲁阳挥戈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阳公相关的成语,如“阳春白雪”、“阳关大道”等,以加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阳公,他总是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2. 初中生:我爸爸是一个阳公,他从不为了个人利益而做出不公正的决策。3. 高中生:在班级中,她是一个阳公,总是努力维护公平和正义。4. 大学生:我们学校的校长是一个阳公,他为学生的权益而奋斗。
故事起源
关于阳公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从成语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它的起源。阳光代表着光明和温暖,公正正直的人常被比喻为阳光般明亮和温暖。因此,阳公这个成语是根据这种象征意义而来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阳光与公正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阳光普照的公开场所,只有在阳光下才能看到人们的真实面貌,而阳公也是如此,他们的品德如同阳光一般明亮和温暖。
词语结构
阳公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阳公是由“阳”和“公”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在古代,阳光被视为光明和温暖的象征,公正正直的人也常被比喻为阳光般明亮和温暖。因此,“阳公”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公正正直、光明磊落的人。
(0)
诗文中出现“阳公”的诗词

和荅诗十首·其二和阳城驿

商山阳城驿,中有叹者谁。

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

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

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

沈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

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

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

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

因题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诗成寄与我,锵若金和丝。

上言阳公行,友悌无等夷。

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

次言阳公迹,夏邑始栖迟。

乡人化其风,少长皆孝慈。

次言阳公道,终日对酒卮。

兄弟笑相顾,醉貌红怡怡。

次言阳公节,謇謇居谏司。

誓心除国蠹,决死犯天威。

终言阳公命,左迁天一涯。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归。

一一皆实录,事事无孑遗。

凡是为善者,闻之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

何世无其人,来者亦可思。

愿以君子文,告彼大乐师。

附于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闻此章,教化如法施。

直谏从如流,佞臣恶如疵。

宰相闻此章,政柄端正持。

进贤不知倦,去邪勿复疑。

宪臣闻此章,不敢怀依违。

谏官闻此章,不忍纵诡随。

然后告史氏,旧史有前规。

若作阳公传,欲令后世知。

不劳叙世家,不用费文辞。

但于国史上,全录元稹诗。

(0)

翠梅

贴翠幽阶点绿苔,可应夏月坠消梅。

芳钿落地云蓝没,螺子临窗黛色开。

宜与侍儿称小字,不须秋草占花魁。

寿阳公主看还笑,悔到含章阁下来。

(0)

阿娇怨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

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

(0)

中秋月下怀永叔

有朋无明月,秉烛光强致。

有月无乐朋,独醉颜易醉。

往年过广陵,公欣来我值。

期玩秋蟾圆,静扫庭下地。

复邀高阳公,剩作诗准备。

特特乃多违,后池风雨至。

一夜看石屏,怛吟无逸气。

今宵皓如昼,千里嗟离异。

固知理难并,把酒遥相寄。

(0)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二十

盖公偶谈道,齐相独识真。

颓然不事事,客至先饮醇。

当时刘、项罢,四海疮痍新。

三杯洗战国,一斗消强秦。

寂寞千载后,阳公嗣前尘。

醉卧客怀中,言笑徒多勤。

我时阅旧史,独与三人亲。

未暇餐脱粟,苦心学平津。

草书亦何用,醉墨淋衣巾。

一挥三十幅,持去听坐人。

(0)

无题四首·其四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