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玉牒的词语解释
玉牒的意思
拼音:yù dié    注音:ㄧㄩˋ ㄉㄧㄝ ˊ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官职、荣誉等重要的事物,也可以用来形容非常重要的文件、证件等。
例句
1. 他得到了一块玉牒,成为了这个城市的市长。2. 这个奖状就是我拿到的玉牒,证明我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基本含义
指古代官员任命或奖赏时所用的牌匾,比喻官职、荣誉等。
基本解释

(1).古代帝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史记·孝武本纪》:“封 泰山 下东方,如郊祠 泰一 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祕。”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郊禅》:“ 开元 十三年, 玄宗 既封禪,问 贺知章 曰:‘前代帝王何故秘玉牒之文?’ 知章 对曰:‘玉牒本通神明之意,前代帝王所求各异,或祷年算,或求神仙,其事微密,故外人莫知之。’”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祈福不劳藏玉牒,礼天须至用金泥。”
(2).记载帝王谱系、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至 宋 代,每十年一修。《新唐书·百官志三》:“﹝ 宗正寺 ﹞知图谱官一人,修玉牒官一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玉牒修书,始於 大中 祥符 ,至於 政 宣 而极备……编年以纪帝系,而戴其历数及朝廷政令之因革者,为《玉牒》。” 明 何景明 《寄樊国宾》诗:“业绍青緗旧,名沾玉牒香。” 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第九章:“我曾根据一九三七年修订的‘玉牒’和妹妹弟弟们提供的材料,做过一个统计。”
(3).泛指典册、史籍。《文选·左思<吴都赋>》:“鸟策篆素,玉牒石记。” 张铣 注:“玉牒、石记,皆典策类也。”《文选·张协<七命>》:“生必耀华名於玉牒,没则勒洪伐於金册。” 李周翰 注:“玉牒、金册,并国史也。”
(4).指佛道之书。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玉牒记》云:‘天下悠悠,皆可长生也;患於犹豫,故不成耳。’” 隋 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前佛后佛,谅同金口;即教当教,寧殊玉牒。”《云笈七籤》卷七:“三元布经皆刻金丹之书,盛以自然云锦之囊,封以三寳神之章,藏於九天之上大有之宫,谓之玉牒金书。”
(5).神仙名籍。 唐 韦应物 《萼绿华歌》:“有一人兮升紫霞,书名玉牒兮 萼緑华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官职制度、古代的奖赏方式等相关知识,以加深对该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得到了一块玉牒,成为了班级的小组长。2. 初中生:他通过努力考取了高中,得到了一块玉牒,成为了高中生。3. 高中生:我参加了一次比赛,拿到了一块玉牒,证明我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4. 大学生:他通过考试获得了一块玉牒,成为了学校的学生会主席。
故事起源
关于“玉牒”的故事并不多见,但与古代官职制度有关。在古代,官员被任命或奖赏时,会得到一块刻有文字的玉牌,代表着他们的官职或荣誉。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职制度。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该成语:1. 将“玉牒”这个词拆分开来,把“玉”想象成一块宝石,而“牒”则想象成一块牌匾。通过想象这样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含义。2.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古代官职制度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官员得到一块刻有自己名字的玉牌,代表着他的官职和荣誉。
词语结构
主语 + 玉牒
详细解释
玉牒是古代官员任命或奖赏时所用的一种牌匾,用玉制成,上面刻有文字,代表官职、荣誉等。这个成语比喻官职、荣誉等重要的事物。
(0)
诗文中出现“玉牒”的诗词

拜郊台

吴王城外拜郊台,山色湖光共绕回。

终古翠华随水去,何年玉牒为天开。

斜阳一笛牛羊下,细雨千帆云鸟来。

忠死佞存堕霸业,登临不尽客兴哀。

(0)

泰岳·其一

玄黄相喷薄,气结金银峰。

青帝行春令,中天作岱宗。

鲜霞乱沧海,初日上芙蓉。

御道盘三观,虚坛倚五松。

无人探玉牒,独自听霜钟。

树接蓬瀛近,云遮齐鲁重。

明堂留汉迹,梁父失秦封。

瀑布横天白,桃花带露浓。

仙人飞不下,玉女笑相从。

缥缈星河外,迎予一白龙。

(0)

雕木工

君不见峄山高崖斯相迹,枣木刻模真并失。

又不见深之袖手安国碑,帝悟百牛掀倒石。

秦唐二子皆有声,何必今人不逾昔。

拙工砺器雕不已,印版传书差可贵。

方趺图首效碑影,穿凿胶黏总纰颣。

凤山之水生琼玖,斲磨光泽坚而黝。

文章光艳照千古,玉牒万金吁可剖。

刊劖四海多名手,何必区区镌腐朽。

(0)

樊山

汉室火符熄,群雄起纵横。

两京荡为墟,万里无农耕。

曹操劫神器,欲窃禅让名。

吴蜀耻北面,鼎峙方战争。

杀人如鲙鱼,天地厌血腥。

至今武昌邑,尚传吴主城。

长江吞八极,圆坛窥杳冥。

想当禋郊时,志勇扫搀抢。

燔柴封玉牒,冠弁罗公卿。

登山锡宴喜,日光烂旗旌。

宁知后嗣弱,壮业竟无成。

空馀旧基址,千载未攲倾。

常时屡掩卷,每读涕泗盈。

而况泊舟楫,披榛自径行。

霸图何所见,芳草与云平。

晚浪淙石脚,犹疑兵甲声。

(0)

天禧三年南郊鼓吹歌曲三曲·其二六州

齐天宇,四海洽淳风。接宝胄,垂真检,景祚无穷。

玉牒、日观归功。冀野升方鼎,脽上由崇。

钦桧井、云跸巡东。国本震为宫。

乾文焕炳,真祠曲密,重祥叠瑞,琼蕴降高穹。

膺丕烈,虔心建垂鸿。询吉士,郊兆执玉荐衷。

钟律应、云物迎空。乐和轮囷。嘉气葱葱。

天神来降发冲融。玉烛四时通。

星回金辂雷作解,昆蚑被惠,亿载帝基隆。

(0)

忆昔二首·其二

武皇好赋网群英,犹记龙颜赏墨卿。

玉牒中曾有草,碧纱笼里本无名。

唐诗卒使张穷瞎,国语能令左失明。

老子一生嗜章句,故应天罚遣偏盲。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