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感通的词语解释
感通的意思
拼音:gǎn tōng    注音:ㄍㄢˇ ㄊㄨㄙ
基本解释

谓此有所感而通於彼。意即一方的行为感动对方,从而导致相应的反应。语本《易·繫辞上》:“《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王援古喻义备悉矣,何言精诚不足以感通哉?”《朱子语类》卷七二:“ 赵致道 问感通之理。曰:‘感,是事来感我;通,是自家受他感处之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谢小娥 立志报仇,梦寐感通,歷年乃得。”《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排外宜有别择》:“如谓委屈将顺,先意承旨,即可感通殊俗……而外人且愈养而愈骄,其蹴踏凌侮,乃无所不至。”

英文翻译

1.【医】 rapport

基本含义
互相感应、互相交流。
详细解释
感通是指物体或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感应、互相交流的能力。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相通、情感共鸣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感通一词常用于形容人际关系和交往中的理解、沟通和共鸣。它可以用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和心灵交流。
故事起源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齐国国君襄公去世后,太子田和被立为新君。田和在位期间,非常重视民生,广泛听取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能够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人们说他“感通民意”。后来,“感通”逐渐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相通和情感共鸣。
词语结构
感通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感”和动词“通”组成。
例句
1. 他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感通,可以不用言语就能理解对方的想法。2. 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3. 感通民意是一个好政治家的重要素质之一。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感通”分解为“感”和“通”两个部分来记忆。感代表感应、感受的意思,通代表交流、沟通的意思。因此,感通可以理解为通过感应和交流来实现心灵相通。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感通相关的成语,如“心领神会”、“心灵相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之间感通很好,经常互相帮助。2. 初中生:老师在课堂上用幽默的语言和表情与我们感通,让我们更容易理解知识。3. 高中生:我和我的朋友之间有一种默契,我们可以通过眼神感通对方的意思。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之间的感通让我觉得很温暖。5. 成人:在职场中,与同事之间的感通能够增强工作效率,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发展。
(0)
诗文中出现“感通”的诗词

旅次华州赠袁右丞

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

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

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

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

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

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

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

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

(0)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曈昽。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0)

天道虽远行

天道虽远,人心匪殊。内直不欺,与天为徒。

对越无愧,陟降恒俱。祝史陈言,曾非矫诬。

桑林之祷,金縢之书。至诚感通,如鼓应桴。

神人以和,大信以孚。不勉不思,自止于符。

天有常道,人无异涂。志斯一矣,天其远诸。

大道既漓,人心日渝。背天从欲,覆族亡躯。

作善降祥,为恶速辜。圣言孔彰,是训是谟。

一念之差,千里而迂。惟当自修,以反厥初。

(0)

晚秋喜雨

积阳躔首夏,隆旱届徂秋。

炎威振皇服,歊景暴神州。

气涤朝川朗,光澄夕照浮。

草木委林甸,禾黍悴原畴。

国惧流金眚,人深悬磬忧。

紫宸兢履薄,丹扆念推沟。

望肃坛场祀,冤申囹圄囚。

御车迁玉殿,荐菲撤琼羞。

济窘邦储发,蠲穷井赋优。

服闲云骥屏,冗术土龙修。

感通三极,天诚贯六幽。

夏祈良未拟,商祷讵为俦。

穴蚁祯符应,山蛇毒影收。

腾云八际满,飞雨四溟周。

聚霭笼仙阙,连霏绕画楼。

旱陂仍积水,涸沼更通流。

晚穗萎还结,寒苗瘁复抽。

九农欢岁阜,万宇庆时休。

野洽如坻咏,途喧击壤讴。

幸闻东李道,欣奉北场游。

(0)

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降甘露诗

相国尹京兆,政成人不欺。

甘露降府庭,上天表无私。

非无他人家,岂少群木枝。

被兹甘棠树,美掩召伯诗。

团团甜如蜜,皛皛凝若脂。

千柯玉光碎,万叶珠颗垂。

昆崙何时来,庆云相逐飞。

魏宫铜盘贮,汉帝金掌持。

王泽布人和,精心动灵祇。

君臣日同德,祯瑞方潜施。

何术令大臣,感通能及兹。

忽惊政化理,暗与神物期。

却笑赵张辈,徒称今古稀。

为君天下酒,曲糵将用时。

(0)

悯旱诗

亢阳久不雨,夏景将及终。

禾稼纷欲槁,望霓切三农。

祠神既无益,老壮忧忡忡。

灊粥不得继,何以至岁穷。

予为兆民主,所忧与民同。

仰首瞻紫微,吁天抒精忠。

天德在发育,岂忍民瘝痾。

施霖贵及早,其必昭感通

翘跂望有淹,冀以苏疲癃。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