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整夜未眠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工作繁忙、学习紧张等情况下的不眠之夜。
- 例句
- 1. 昨晚我为了准备考试,宿夜复习。2. 这个项目的截止日期临近了,大家都在加班宿夜。
- 基本含义
- 过夜,通宵不眠。
- 基本解释
◎ 宿夜 sùyè
[stay overnight] 在外地过夜
战士们露天宿夜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学习其他与时间相关的成语,如“早起”的意思是早晨起床,表示起得早;“夜深人静”表示夜晚非常安静,没有噪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晚上我宿夜写作业,直到很晚才睡觉。2. 初中生:为了备考高考,我经常宿夜复习。3. 高中生:为了完成课程设计,我宿夜写代码,非常辛苦。4. 大学生:为了准备演讲比赛,我宿夜背诵稿件,直到天亮。5. 成年人:为了赶工作进度,我经常宿夜加班,很辛苦。
- 故事起源
- 宿夜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原文是“宿夜而不寐”。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鲁国的昭公为了解决国家的问题,整夜未眠地思考。后来,人们用“宿夜”来形容一个人通宵不眠地工作、学习或思考。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宿夜”联想成一个人在晚上住宿,整夜未眠。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房间里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宿夜是一个动宾短语,宿为动词,表示过夜;夜为名词,表示晚上。
- 详细解释
(1).犹夙夜。早晚。《管子·禁藏》:“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汉书·哀帝纪》:“朕获保宗庙,不明不敏,宿夜忧劳,未皇寧息。”《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万邦受命,性行淳直,议(仪)节忠贞,意若风云,心如铁石,恒怀匪懈,宿夜兢兢。”
(2).谓斋戒独宿。《云笈七籤》卷十八:“常以十二月晦日宿夜昼朝,至平旦,於室中向寅地再拜。”
(3).泛指住宿过夜。《新民晚报》1987.5.15:“那天他俩并没有在寓所宿夜。”
(4).隔夜。参见“ 宿夜然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