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窜散的词语解释
窜散的意思
拼音:cuàn sàn    注音:ㄘㄨㄢˋ ㄙㄢˋ
基本解释

(1).逃散。 陶成章 《浙案纪略》附录《江督苏抚会奏平枭电》:“﹝ 李能掌 、 江北阿四 ﹞兹经擒获,就地正法,足昭炯戒,餘党胆寒窜散。”
(2).走散。 叶圣陶 《城中·演讲》:“一阵结结实实的掌声。接着是听众窜散,脚步声同凳脚擦地声,绞成一团。”

基本含义
指人或物迅速分散离去。
详细解释
窜散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窜指迅速移动,散指分散离去。窜散表示人或物迅速分散离去的意思。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群或动物群体在受到惊吓或恐慌时,快速分散离去的情景。
使用场景
窜散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场景,比如人群在恐慌中逃离现场、鸟群受到惊吓后四处飞散等。此外,窜散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在某种情况下迅速离开,比如在遇到危险或受到惊吓时,人们会窜散离去。
故事起源
窜散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文公十二年》:“君子之所以小人不敢窜散者,窜散者,非君子所以为之也。”这句话中窜散的意思是指君子不会让小人逃脱或分散。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描述人或物迅速分散离去的情景。
词语结构
窜散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窜和散。
例句
1. 人群在火灾发生时窜散得非常快。2. 鸟群受到惊吓,窜散成了各个方向。
记忆技巧
记忆窜散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与“迅速分散离去”相关的场景进行联想。你可以想象一群人或鸟群在受到惊吓后快速分散离去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窜散相关的成语,比如窜入、窜出、窜逃等。这些成语都有着与窜散相似的含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听到大声响,学生们窜散离开教室。2. 初中生: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窜散离开剧场。3. 高中生:考试结束,同学们窜散离开考场。
(0)
诗文中出现“窜散”的诗词

见边庭人谈壬子三月事有述

戍从上谷来,疮痍半侵面。

对酒不能酌,未语泪珠溅。

借问何为者,告我三月战。

妖氛祁连发,杂部呼衍遍。

令速飙雨集,台荒烽火眩。

卒然遇山头,狐兔窜散漫。

我师不盈千,敌众已号万。

拓弓鸣霹雳,走马蹙飞电。

层冰煜戈甲,乌云罩发辫。

中间两旗出,倏忽天宇变。

况乃积威后,吏士总灰汗。

低头念父母,黄泉去几线。

亡矣存不知,人耶鬼难辨。

桓桓时将军,擐甲流英盼。

饮水贾逸勇,解鞍示馀算。

坚重麾下当,腾骧诸孙先。

赴敌均戴天,丧元等飘霰。

屡冲亡移足,再接莫逃眴。

批捣肉郊原,喧呼涛江汉。

日莫围未解,炊烟出胸咽。

白马飞护军,朱缨光灿灿。

斩其前却骑,赏彼兵锋冠。

长空双眸疾,宛转堕一箭。

咋指大众遁,横戈锐行殿。

橐驼墙外收,野老沟中看。

痛定还神魂,追思更摇瞑。

倘不天意在,人尽乌鸢饭。

呜呼一千卒,将军实枢干。

昨者捷书闻,欢溢未央殿。

论功非常格,行赏绝淹旦。

南金䮍蹄方,蜀锦兽袍茜。

捧出皆动色,光辉耀驰传。

元戎何骄盈,闻之怒椎案。

手自推毂臣,不如偏裨贱。

十万羽林儿,膂力岂不健。

节制纷下施,功成违亦谴。

头颅完万死,肝胆折一见。

居平慕廉吏,募士黄金散。

家有鄠杜田,为寿前致献。

所丐假威严,那能望恩眷。

不然却敌身,充庖若凫雁。

妻子诟未平,部曲私相唁。

死生已独当,宠辱他人擅。

东邻酒家胡,洛阳业商贩。

甲胄为何物,勋名首腾荐。

人奴岂卫青,通侯及韩嫣。

纷纷貂尾续,汲汲羊胃烂。

天子实明圣,涂肝亦何惋。

所虑缓急膺,诸边士心玩。

请剑天茫茫,王室勿多难。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