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记忆力强,不容易忘记事物的情况。
- 例句
- 1. 他的记疏能力让他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2. 她的记疏能力很强,从小学到大学,她都没有忘记过任何一个老师的名字。
- 基本含义
- 记忆力好,不容易忘记事物。
- 基本解释
整理记录。 宋 苏轼 《密州通判厅题名记》:“余性不慎语言,与人无亲疏,輒输写腑臟,有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出乃已,而人或记疏以为怨咎,以此尤不可与深中而多数者处。”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记忆力相关的成语,如“过目成诵”、“铭记于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是一个记疏的人,我从来不会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2. 初中生:我是一个记疏的人,我可以牢记每一个单词的意思。3. 高中生:我是一个记疏的人,我从来不会忘记每一个公式的推导过程。4. 大学生:我是一个记疏的人,我可以记住每一个教授的讲座内容。
- 故事起源
- 《汉书·李广传》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汉朝时期,李广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但他却记不住军令,总是容易忘记。李广的部下曾对他说:“将军,您的记忆力好像有些问题。”李广听后十分愤怒,他回答说:“我是有意记疏,这样我才能更加专注于战斗!”后来,人们就用“记疏”来形容一个人记忆力好,不容易忘记事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大脑中有一个记忆宫殿,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他却能够记住每一个细节。这个人就是一个记疏的人。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详细解释
- 指人的记忆力好,能够牢记事物,不容易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