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首告可以用于法律领域,描述首次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情况。同时,它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形容第一个向某人或某机构发出警告或告诫的行为,如首告书信、首告警告等。
- 例句
- 1. 他是第一个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可以说他是首告。2. 我们应该及时向他发出首告,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 基本含义
- 首告是指首次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用来形容第一个向某人或某机构发出警告或告诫的行为。
- 基本解释
◎ 首告 shǒugào
[report] 出首告发别人的犯罪行为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法律相关的成语,如“起诉书”、“审判”等,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法律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是班级里的首告,负责向同学们传达老师的要求。2. 初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向校长提出首告,希望能改善校园环境。3. 高中生:他是班级里的首告,经常向老师报告同学们的问题和建议。4. 大学生:作为学生代表,我要向学校提出首告,希望能改善学生生活条件。
- 故事起源
- 首告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法律文献中,用于描述首次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为。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用首告来形容第一个向某人或某机构发出警告或告诫的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首告这个成语:1. 将“首”字联想为头部,表示第一个。2. 将“告”字联想为告诉,表示发出警告或告诫的行为。3. 将“首告”整体联想为第一个向某人或某机构发出警告或告诫的行为。
- 词语结构
- 首告是一个动词短语,由“首”和“告”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代人自首;出面告发。《唐律·名例五·犯罪未发自首》:“其闻首告,被追不赴者,不得原罪。” 长孙无忌 疏议:“谓犯罪之人,闻有代首、为首及得相容隐者告言,於法虽復合原,追身不赴,不得免罪。”《宋史·真宗纪三》:“有司请违法贩茶者许同居首告。”《水浒传》第十七回:“老都管道:‘这话也説的是。我们等天明,先去本处官司首告;留下两个虞候随衙听候,捉拿贼人。’” 叶紫 《山村一夜》:“我的爹爹也完全坏了!他天天对我啰苏着,他还羡慕 曹三忘八 首告得好--做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