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泰和的词语解释
泰和的意思
拼音:tài hé    注音:ㄊㄞˋ ㄏㄜˊ
基本解释

(1).太平。 汉 扬雄 《法言·孝至》:“或问泰和。曰:其在 唐虞 、 成周 乎?” 宋 光宗 《策问》:“其为朕稽古今之宜,推治化之本,凡可以同风俗,清刑罚,成泰和之效者,悉意而条陈之。朕将亲览。”参见“ 太和 ”。
(2).天地间冲和之气。 明 徐渭 《梅赋》:“先则浑沦庞篤,含泰和而独饱,酸则甘辛醎苦,受何味而弗便。”参见“ 太和 ”。
(3).和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蔡专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国文》:“其至少数抱猜忌之见,腾离间之口者,皆将为泰和所同化,而无復纤翳之留。”参见“ 太和 ”。

英文翻译

1.【医】coordinated yin and yang

基本含义
和谐、平安、安定。
详细解释
泰和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泰意为安定、平安,和意为和谐、平和。泰和表示事物和谐平安、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状态。
使用场景
泰和常用于表达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安定和谐,以及人际关系的和睦。可以用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相处融洽、和睦共处的状态。
故事起源
泰和这个成语源于《论语·泰伯篇》。孔子对他的学生泰伯说:“泰而不骄,和而不流,威而不猛。”这句话中的“泰而不骄,和而不流”被后人引申为“泰和”,形容一个人处事稳重、谦虚和善于与人和谐相处的品质。
词语结构
成语“泰和”由两个意义相近的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1. 我们班同学关系很好,一直保持着泰和的氛围。2. 这个社区居民之间相互帮助,形成了一个泰和的社会环境。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成语“泰和”。可以想象一个平静安定的湖泊,湖水波澜不惊,周围的景物和谐相处,这样就能够记住泰和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和气生财”、“和衷共济”等,来丰富对和谐、平和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之间关系很好,每天一起玩耍,真是泰和的氛围。2. 初中生:班级里的同学之间相处融洽,形成了一个泰和的学习环境。3. 高中生:学校的师生关系和谐,学习氛围很好,整个校园都充满了泰和的气氛。4. 大学生:在大学里,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形成了一个泰和的学术交流环境。
(0)
诗文中出现“泰和”的诗词

鼙舞歌五首·其三大魏篇

大魏应灵符。天禄方甫始。圣德致泰和

神明为驱使。左右宜供养。中殿宜皇子。

陛下长寿考。群臣拜贺咸悦喜。积善有馀庆。

宠禄固天常。众喜填门至。臣子蒙福祥。

无患及阳遂。辅翼我圣皇。众吉咸集会。

凶邪奸恶并灭亡。黄鹄游殿前。神鼎周四阿。

玉马充乘舆。芝盖树九华。白虎戏西除。

含利从辟邪。骐骥蹑足舞。凤皇拊翼歌。

丰年大置酒。玉樽列广庭。乐饮过三爵。

朱颜暴己形。式宴不违礼。君臣歌鹿鸣。

乐人舞鼙鼓。百官雷抃赞若惊。储礼如江海。

积善若陵山。皇嗣繁且炽。孙子列曾玄。

群臣咸称万岁。陛下长寿乐年。御酒停未饮。

贵戚跪东厢。侍人承颜色。奉进金玉觞。

此酒亦真酒。福禄当圣皇。陛下临轩笑。

左右咸欢康。杯来一何迟。群僚以次行。

赏赐累千亿。百官并富昌。

(0)

气出唱

今日不乐,振策远游。东上泰山,巍何脩脩。

道逢仙人,要我同仇。蒸霞为粮,烹玉为羞。

玄英素蕤,光华蔓流。日观菡萏,葩华九州。

令我从之,身轻若浮。道以五鸾,翼以两虬。

朝翔玄圃,夕止蓬丘。谒见王母,云眉月眸。

青娥三千,或舞或讴。风吹琅玕,声如鸣球。

杂花并开,莫知春秋。洪崖先生,劝我此留。

自揣凡骨,非仙者俦。七情交煎,一触百抽。

又病戆僻,无药可瘳。崇崇清宫,荡无涯陬。

列仙如沙,不少一沤。王母笑听,拜谢扣头。

归来山林,曷标曷钩。熙熙泰和,长乐无忧。

(0)

洞仙歌·其二丁卯八月病中作

贤愚相去,算其间能几。差以毫厘缪千里。细思量义利,舜跖之分,孳孳者,等是鸡鸣而起。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深自觉、昨非今是。羡安乐窝中泰和汤,更剧饮,无过半醺而已。

(0)

孙孝子诗

朝廷渥典维风纪,绰楔辉辉九衢峙。

人间最重是节贞,以例孝子及义士。

乡邦风古谊常敦,至行往往出里门。

不信一家兼三善,君看泰和人姓孙。

孙有母氏矢冰蘖,遗孤六月家四壁。

只道慈乌补堕巢,敢欺雏凤翔高翮。

那知寒后春便回,枯槁从新长旧荄。

感荷天公均雨露,几番谆勉同栽培。

母曰嘻,艰哉乡邻共疾苦,儿曰唯,勉之敢坠先人绪。

世上常行事正多,母心未慰奈若何。

但得终身遵母教,我尽我心安有他。

一朝堂上悲风木,三载空山绕墓哭。

从此呼号叩不应,誓将慈善酬育鞠。

耳闻道路来嗟咨,儿思母在忍安之。

眼见艰难当负荷,母有儿存奚不可。

不愿文石高标名,只愿阴骘昭母贞。

不愿章服荣被体,只愿重泉得母喜。

多谢黄堂奖励心,重提孝义两沉吟。

小人有母致今日,一语未终泪满襟。

君不见,介之推母子不言禄,托迹虽清心尚局。

千古愚人忠孝多,吁嗟孙子信高躅。

(0)

济南杂诗五首·其二

吴儿洲渚似神仙,罨画溪光碧玉泉。

别有洞天君不见,鹊山寒食泰和年。

(0)

琴山十章

于昭上帝,毓灵下土。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