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胶序的词语解释
胶序的意思
拼音:jiāo xù    注音:ㄐㄧㄠ ㄒㄩˋ
基本解释

殷 学名序, 周 学名胶,后即用为学校的通称。 南朝 齐 王融 《为竟陵王与隐士刘虬书》:“胶序肇修,经法敷广。”《隋书·炀帝纪上》:“优德尚齿,载之典训,尊事乞言,义彰胶序。” 明 袁宏道 《寿存斋张公七十序》:“而尊人 存斋公 ,少困胶序,老为邑博士,未期月挂冠去。”

基本含义
指人们处于困境时,互相帮助,共同度过困难。
详细解释
胶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胶”和“序”。胶指的是胶水,序指的是顺序。胶序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在面临困境时,像胶水一样黏在一起,互相帮助,共同度过困难。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团结合作、互助互爱的精神。
使用场景
胶序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在困境中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互相支持的情景。可以用来形容家庭成员在困难时相互扶持,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同事之间合作共赢等情况。
故事起源
关于胶序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它的意义和价值在中国文化中却是非常重要的。胶序的概念源于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团结合作和互助互爱的精神。中国人民历来强调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相信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才能战胜困难,实现共同的目标。
词语结构
胶序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在这次灾难中,人们展现出了真正的胶序精神,共同度过了难关。2. 只有团结一致,我们才能实现胶序,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胶”字和“序”字的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例如,想象一瓶胶水将人们黏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序的团队。
延伸学习
胶序这个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了团结合作和互助互爱的精神。学习胶序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价值观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在一起学习,互相帮助,就像胶序一样。2. 初中生:在班级活动中,大家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展现出了胶序精神。3. 高中生:在备考期间,同学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形成了胶序,共同进步。
(0)
诗文中出现“胶序”的诗词

述行言情诗·其十四

执业禀公训,士节谨干禄。

力修贵潜蕴,进达戒征逐。

踰冠闻有司,察业就甄录。

校考既充赋,胶序且饩育。

(0)

至圣夫子像明世宗时瘗今资福寺后山长沈公培土为冢垣周之率诸生行舍奠礼恭纪

泽宫既穆卜,东徙得轩敞。

衮衣肃天表,夏屋封吉壤。

太牢缺命祀,有司亡簿掌。

百年荫乔木,地灵见滋长。

牛羊不敢践,风雨蔽尘坱。

师儒坐胶序,秀士列州党。

岂念鲁城北,习礼时一上。

先生秉至教,正学距群枉。

来嗣临川席,犹见杏坛丈。

出游过佛寺,瞻拜心怆恍。

束脩解橐中,官物惜公帑。

尚行夫子志,马鬣存规仿。

筑墙封四周,贞石立高榜。

远山霭青翠,秋气浮沆砀。

竹树交城阿,风日共骀荡。

释奠羞牲鱼,昔酒荐尊盎。

乐备八佾舞,礼简罢尸象。

斯文当在兹,庶几精意享。

圣人不可作,威仪感梦想。

法由图画变,事非释老攘。

诏书始元丰,郡国尽塑像。

迁庙礼既成,夹室藏可仿。

鲁人观礼器,墓祭自畴曩。

檀弓言物始,斯道固宜广。

贤者在人国,举措为世仰。

一事预名教,竭力务培养。

况复神所依,祀典通肸蚃。

肃对在天灵,森然动精爽。

忍见陵谷移,呜呼委榛莽。

中也陪执事,于心劳向往。

车服展遗物,金石聆幽响。

具观典礼盛,忠敬非外强。

作歌告后世,用配两庑飨。

(0)

四寿诗·其二寿薛先生

吾乡推著姓,胶序久娉婷。

说剑倾秦国,守箕重汉庭。

头颅今未白,薜荔老犹青。

喜接烟霞迩,年年仰岁星。

(0)

送王养大典学建安

烦熇日难夕,瞑馆炎气平。

子别将何之,建安罥儒缨。

名郡带两邑,文物盛群英。

八闽上游地,土风淳且清。

书吏簿领异,胶序揖让生。

禄薄母慈慰,聊代南村耕。

武夷指顾间,山溪夙所名。

云林谁复主,吾道虚前盟。

作人辨标本,艺藻舒春荣。

模范饬自躬,度解素餐情。

吾衰局一室,乐育伫流声。

(0)

赠江子和兄弟

闻道去年大雨雪,今年园林著花迟。

梅已寂寞桃浅深,胶序闭门那得知。

故人南来将二季,屋里衣香生春姿。

黄蜂紫蝶自颠倒,从容却话初别时。

二季未几能许大,我曹讳老宁非痴。

酥酪醍醐俱可口,何但疗我渴与饥。

本朝亦有江金紫,谁道陈留人物衰。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