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言兰的词语解释
言兰的意思
拼音:yán lán    注音:ㄧㄢˊ ㄌㄢˊ
基本解释

谓谈得很融洽,情投意合。语出《易·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唐 骆宾王 《初秋于窦六郎宅宴得风字》诗序:“物我双致,匪石席以言兰;心口两齐,混污隆而酌桂。”

基本含义
形容言辞华丽、辞藻华美。
详细解释
言兰是由“言”和“兰”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言指辞藻华美的言辞,兰指花草中的兰花,象征美丽。言兰形容言辞华丽、辞藻华美,通常用来形容文辞优美、修辞华丽的文章或言谈。
使用场景
言兰一词常用于文学作品、文学评论或修辞学讨论中,用来赞美修辞手法优美的文章或言辞。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辞辩才横溢,用词精准,修辞华美。
故事起源
言兰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齐物论》一篇中。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在这篇文章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华丽的辞藻,以表达他关于自然和人生哲学的思考。其中就有“言兰者,其未兆也”,意思是言辞华丽的人,还只是在发芽阶段,尚未开放。后来,这句话逐渐演变为成语“言兰”。
词语结构
言兰是由两个单个的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的演讲词言兰绚烂,令人陶醉。2. 这篇文章的辞藻华美,堪称言兰之作。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言兰。可以想象一朵美丽的兰花,花瓣上写满了华丽的言辞,这样就能够记住言兰表示辞藻华美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和修辞手法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和修辞学,了解更多关于成语和修辞手法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讲解很生动,言兰的词句让我爱上了语文。2. 初中生:这篇作文的辞藻华美,堪称言兰之作。3. 高中生:在文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很多言兰的修辞手法,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更加优美。4. 大学生:这位教授的演讲词言兰绚烂,令人叹为观止。
(0)
诗文中出现“言兰”的诗词

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

东南沧海郡,幕府清风堂。

诗书对周孔,琴瑟亲羲黄。

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

言兰一相接,岂特十步香。

德星一相聚,直有千载光。

道味清可挹,文思高若翔。

笙磬得同声,精色皆激扬。

栽培尽桃李,栖止皆鸾皇。

琢玉作镇圭,铸金为干将。

猗哉滕子京,此意久而芳。

(0)

赠陆士龙诗

五龙戢号,云鸟纂纪。淳化既离,义风载始。

轩冕垂容,文教乃理。奕奕洪族,盛德丰祀。

于赫皇吴,应天统元。丞相文烈,公光赞勋。

九命皇耀,茂德弥勤。华黻袭藻,金石载振。

渊哉陆生,丕显洪胄。亦崇懿风,邈此弘裕。

无竞厥德,丰光伊茂。文以义好,施以仁富。

山积惟峻,道隆名遐。潜景在渊,龙跃承华。

既淑尔仪,谁不允嘉。有漼重渊,载清其波。

济济皇朝,峨峨髦士。序爵以贤,惟俊萃止。

翩翻二宫,令问不已。乃迁华阁,皇典斯纪。

思文大谟,恢我王猷。清风肆穆,雅宪允休。

迈彼江川,邈此北流。微言兰馥,玉藻云浮。

遭时之险,虎宰滔天。凭德美重,絷此俊贤。

休否既亨,名以德渊。清徽伊铄,赞之弥坚。

明明大象,玄鉴照微。显允君子,求福不回。

善挹馀庆,险以德祈。澄浊以清,罔有不晖。

释彼短寄,乐此窈冥。形以神和,思以情新。

青云方乘,芳饵可捐。达观在一,万物自宾。

制动以静,秘景在阴。灵根可栖,乐此隈岑。

关楗重闭,谁和子音。瞻彼晨风,思托茂林。

(0)

次韵答和甫卢泉水三首·其三

舍后钟梵炉烟长,舍前帘影竹苍苍。

事亲煖席扇枕凉,中有一士鬓苍浪。

同心之言兰麝香,与游者谁似姓杨。

朝发枉渚夕辰阳,怀瑾握瑜秪自伤。

东有浊河西清漳,胡为搔头卢泉思茫茫。

清明在躬不在水,此曹狡狯可心死。

(0)

春江花月夜

空负芳楼约,愁逢江上春。

月华天外洁,花影浪中新。

讵是沈珠浦,将非濯锦津。

言兰作舫,复拟桂为轮。

圆缺同今夕,飘零异昔辰。

关山犹自隔,攀折赠何因。

(0)

东山月下怀友人

东山多乔木,月午始苍苍。

虽殊碧海状,爱此青苔光。

高下灭华烛,参差启洞房。

佳人梦馀思,宝瑟愁应商。

皎洁殊未已,沈吟限一方。

宦情哂鸡口,世路倦羊肠。

彼美金石分,眷言兰桂芳。

清晖讵同夕,耿耿但相望。

(0)

赠薛播州诗·其五

有帛贲丘园,生刍自幽谷。

尘芳金马路,澜清凤池澳。

零露既垂光,清风复流穆。

倾盖如旧知,弹冠岂新沭。

利心金各断,芬言兰共馥。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