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骂辱的词语解释
骂辱的意思
拼音:mà rǔ    注音:ㄇㄚˋ ㄖㄨˇ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在工作场所、家庭或社会中,面对不公或受到欺辱时的无奈和无力感。它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没有勇气捍卫自己权益的人。
例句
1. 在面对不公时,他选择了忍气吞声。2. 她被冤枉了,但还是选择了忍气吞声。3. 他不愿意忍受欺辱,所以决定不再忍气吞声。
基本含义
指在受到欺辱、冤屈或不公正待遇时,不敢发声,只能忍受并妥协。
基本解释

亦作“骂辱”。漫骂侮辱。《三国志·蜀志·关羽传》:“ 权 遣使为子索 羽 女, 羽 駡辱其使,不许婚, 权 大怒。”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不识忌讳,骂辱妇之父母。”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忍辱负重”和“含冤莫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不公平,但我只能忍气吞声。2. 初中生:我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但我没有勇气反击,只能忍气吞声。3. 高中生:在面对不公和歧视时,我决定不再忍气吞声,要为自己争取权益。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语“忍气吞声”。
故事起源
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许靖,他在明代朝廷中担任要职。然而,他因为性格谦和、不善辩论而经常受到其他官员的欺负和辱骂。尽管这些不公正的待遇让他很痛苦,但他选择了忍气吞声,默默忍受。后来,他被人们称为“忍气吞声的许靖”。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忍气吞声”与面对不公正待遇时的无奈和无力感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被压迫低头,咽下所有的怒火和不满。
词语结构
动词+名词+动词+名词
详细解释
忍气吞声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在遭受不公或冤屈时,无法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只能默默忍受。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在面对不公正待遇时的无奈和无力感。
(0)
诗文中出现“骂辱”的诗词

偈颂并序·其六十四

自从知始觉无明,一衲随缘祇么行。

被人骂辱无心诤,见说无为上拟争。

祇合守愚居暗室,又缘缁素要分明。

为报往来参学者,得师无意始无生。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