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污俗的词语解释
污俗的意思
拼音:wū sú    注音:ㄨ ㄙㄨˊ
使用场景
常用于批评和谴责那些言谈或行为下流、粗俗的人或事物。可以用来形容言辞粗鲁、行为不检点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低级、庸俗的趣味。
例句
1. 他的言谈举止始终不离污俗,让人感到厌恶。2. 这个节目的内容太污俗了,不适合家庭观看。3. 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避免言行污俗。
基本含义
指言语、行为下流,低级趣味。
基本解释

亦作“汚俗”。恶习;坏风气。《书·胤征》:“旧染污俗,咸与惟新。” 唐 元稹 《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丕变污俗,大苏惸婺。” 清 林则徐 《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所患者污俗不回,頽波日沸。”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非种不锄,良种不滋,败羣不除,善羣不殖,自非躬执大彗以扫除故家汚俗,而望 禹 域之自完也,岂可得乎?”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污言秽语、低俗下流等,以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笑话太污俗了,我们都不喜欢听。2. 初中生:这个电影里的情节有些污俗,不太适合我们这个年龄段的观众。3. 高中生:我们应该远离污俗的言行,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故事起源
《世说新语·言语篇》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晋朝时期,有个人叫张华,他平时的言行举止非常下流,无法无天。有一天,他到了一个寺庙,看到了寺庙里的佛像后,竟然对佛像说了一些下流的话。佛像的眼睛突然睁开了,然后闭上了,这让张华非常害怕。从那以后,张华改变了自己的言行举止,变得正派端庄。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言行举止下流是不被佛祖和众人所容忍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说了一些下流的话后,被佛像睁开眼睛看着,然后闭上眼睛,表示不满和谴责。
词语结构
形容词+形容词
详细解释
污俗一词形容言谈或行为不雅、低俗,违背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它强调了言行举止的粗鄙、下流和低级趣味,通常被认为是不文明、不良和不受欢迎的。
(0)
诗文中出现“污俗”的诗词

漫作二首·其二

黍谷纯阳入,鸾霄瑞彩生。

岳灵分正气,仙卫借神兵。

污俗迎风变,虚怀遇物倾。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0)

赠黔府王中丞楚

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

又闻天下泉,半落黔中鸣。

山水千万绕,中有君子行。

儒风一以扇,污俗心皆平。

我愿中国春,化从异方生。

昔为阴草毒,今为阳华英。

嘉实缀绿蔓,凉湍泻清声。

逍遥物景胜,视听空旷并。

困骥犹在辕,沉珠尚隐精。

路遐莫及眄,泥污日已盈。

岁晏将何从,落叶甘自轻。

(0)

次韵桂怀英以诗寄谢元善及宗昭侄辈暮夜见访

窗虚月炯炯,林近风飕飕。

梅花照我室,缅想罗浮游。

罗浮浸碧海,骑鲸梦中求。

风凄花月白,毛骨清寒瘳。

坡翁不可见,浩兴无与酬。

归来二三子,讴吟惬狂谋。

敲门索美酒,灯影摇玉舟。

谁能合污俗,庶足同清流。

为言立仗马,何似忘机鸥。

董溪月中仙,乘鸾海东头。

我思一见之,足往心还留。

寄声妙年客,瞿翁不胜秋。

(0)

和移剌子春见寄五首·其二

生遇干戈我不辰,十年甘分作俘臣。

施仁发政非无据,论道经邦自有人。

圣世规模能法古,污俗习染得维新。

英雄已入吾皇彀,从此无人更问津。

(0)

知瑞州罗大夫挽诗

污俗狂澜倒,公平今独贤。

折腰惭为米,绝口不言钱。

笔橐名臣后,箪瓢素士先。

只消廉吏字,题作墓门镌。

(0)

兰仲文寄诗二十六韵勉和以谢之

我爱仲文公,敦纯有古风。

科名擢乙选,制策肯宸衷。

作事能谋始,为人克有终。

养如邹轲气,成自仲尼镕。

致主忠诚恳,容人便腹空。

一朝淹骥足,百里试鸠功。

牛刃聊施割,囊锥已脱锋。

屯方雷雨动,泰末地天通。

聚散悲欢里,兴亡梦寐中。

势倾秦失鹿,奸殒鲧为熊。

不学东方朔,谁徵皇甫嵩。

洛阳传白傅,江夏誉黄童。

上国平诸域,舆情达四聪。

百司将布置,多士想登庸。

未识荆州面,徒思卫玠容。

中原期混一,天子访英雄。

嘉运人皆幸,亨时君又逢。

污俗风已变,明主德方隆。

施雨皇恩布,如流直谏从。

凯元咸戮力,稷契各言忠。

我愧凡庸士,恩沾造化工。

兵氛箕尾没,剑气斗牛冲。

西华将归马,南阳莫卧龙。

孝廉为选举,仁义作帡幪。

历运千年合,衣冠万国同。

草仪独有子,行待泰山封。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