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至法的词语解释
至法的意思
拼音:zhì fǎ    注音:ㄓㄧˋ ㄈㄚˇ
使用场景
至法一般用于强调法律的权威和不可违背性,常用于法律教育、法律讨论或法律文献中。
例句
1. 在我们的社会里,至法应该是最重要的准则。2. 作为公民,我们必须遵守至法,尊重法律的权威。3. 法官在判决案件时必须依据至法,不能随意做出决定。
基本含义
指法律的最高准则或原则。
基本解释

(1).谓使法制完善。《荀子·君道》:“至道大形,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
(2).谓至高无上的法律。《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洿秽不修,旷职尸官,数逆至法,踰越制度,当伏放流之诛,不足以塞责。”
(3).谓最神妙的佛法或法术。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今曾无暂应,皆咎在无缘,而反诬至法空构。”《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你有些小福分,该在我至法中进身,却是面有败气未除,也要谨慎。”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法律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法律知识,了解不同的法律制度和法律原则。你也可以研究其他与法律相关的成语,如“法不阿贵”、“法外施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大家都要遵守至法,不要做违法的事情。2. 初中生:作为公民,我们应该有法律意识,遵守至法。3. 高中生:在社会中,至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基石,我们要尊重法律的权威。4. 大学生:法律的至法反映了社会的共识和价值观,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法律建设和维护。5. 成年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违背至法,法律是社会秩序的保障。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中国词语“至法”。
故事起源
至法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系辞上》:“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哉至法,乃集众德。”意为“至哉,坤元是万物的根源,能够顺应天道。至哉,至法是集合了众多美德的法则。”后来,这个词语逐渐演变为成语,用来指代法律的最高准则。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记忆至法的字义和用法来帮助记忆。同时,可以将至法与法律的权威联系起来,想象一个法官严肃地宣布至法的判决,这样能够更加深刻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至法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至法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至意为“最高”,法意为“准则”或“原则”。至法指的是法律的最高准则或原则,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法律是最高的规范,所有人都要遵守法律。
(0)
诗文中出现“至法”的诗词

自述

思量未到雪峰时,爱把浮生取次疑。

至法门非法法,到头无我亦无师。

(0)

玉隆留题

仙真治兹山,重阜隐延广。

冲奥元气会,运至法灵响。

与世作司命,神宇廓弘敞。

及门春雨来,玄感副夙仰。

摩挲晋时树,托身何萧爽。

千载抱微息,日月共来往。

欲为黄发期,日待紫芝长。

上天垂光彩,月出江海上。

故人不可待,惆怅理归鞅。

(0)

法师升高座咏

弟子仰法师,敢启有所陈。

众生暗塞久,思闻至法音。

大慈开长夜,设化万劫新。

主人建福斋,延及四辈人。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