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为世俗名利奔走忙碌。语出 南朝 宋 孔稚珪 《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宋 范成大 《次韵林子章阻浅留滞》:“我从走俗言无味,君已鸣文笔有神。” 清 赵文哲 《乞画一百二十四韵寄赠王犍为明府》诗:“抗尘復走俗,顾影中自憮。” 清 董元度 《夜雨读朱太史次筠李上舍蟠木联句》诗:“强踏京华尘,抗颜还走俗。”
(2).追逐时尚。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五·巾诗》:“ 正德 中年,京都士人忽焉以巾易帽,四方效之。然巾本古冠服也,一时变更,自觉骇异。况贩夫走卒,亦有戴之者,以其价廉易办耳,殊可恶也。於时予有俚语四句,以咏人之。曰:‘忽出街衢不奈看,今时人物古衣冠。望尘走俗人心厌,况又庸人戴一般。’”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言行举止不合礼仪规范,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 详细解释
- 走俗是由动词“走”和形容词“俗”组成的成语。动词“走”表示行走,形容词“俗”表示平常、普通。走俗的含义是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不符合礼仪规范,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显得庸俗、平凡。
- 使用场景
- 走俗一词常用于贬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粗俗、庸俗,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可以用于批评他人的不文明行为或者自我警示。
- 故事起源
- 关于走俗的起源,目前尚无明确的故事或典故可以查证到。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
- 词语结构
- 动词+形容词
- 例句
- 1. 他的行为举止十分走俗,完全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2. 这个节目的内容太走俗了,缺乏文化内涵。3. 他的穿着打扮总是走俗,从不注重形象。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走俗”与“庸俗”联系起来记忆,因为走俗的含义与庸俗的含义相似。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礼仪相关的成语,如“言行举止”、“德行高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口头禅总是一些走俗的词语,不够文雅。2. 初中生: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走俗。3. 高中生: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走俗。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有良好的修养,不要沉溺于走俗的言行举止。